伦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剧评丨马修middot伯恩版灰姑娘 [复制链接]

1#

马修·伯恩的《灰姑娘》

一双蓝色水晶鞋闪耀在轰炸过后的废墟上,空袭警报不断萦绕耳际,从观众步入剧场的第一刻开始,马修·伯恩的《灰姑娘》就让人充满好奇和期待。

与传统芭蕾舞剧的视听感受迥然不同,马修·伯恩的《灰姑娘》更像是一部芭蕾舞剧版的英伦大片。

英国戏剧芭蕾的伟大传统在马修·伯恩身上无疑体现得最为鲜明和坚定,他对戏剧元素的运用和展现甚至可能会让舞蹈圈内的专业人士感到有些过头。

熟悉传统古典芭蕾舞剧的观众,更期待炫技的大双人舞以及气势恢宏的群舞,还有华丽精致的舞裙,美轮美奂的舞台布景。

然而走在不断“颠覆”传统之路的伯恩爵士,从不满足于将自己的作品限定在“票友”圈内。

他所在乎的是要吸引更广泛更多元的观众群体,就像走进影院一样,走进剧场,体验另类芭蕾舞剧。

这种另类体验首先表现在剧情的跌宕起伏——三幕舞剧,两次幕间休息,观众留在剧场,就像看电影一样,期待看到后面会发生什么。

这就是伯恩爵士的“颠覆”所在。将人们熟悉的童话故事嵌入到现实战争背景之中,而这个星球上的人们对这场战争带来的创痛记忆依然鲜活如昨日。

一开场舞台屏幕上播放着当时黑白纪实电影片段,遭受空袭的伦敦火光冲天,硝烟弥漫,观众一下子就被带入到战争语境当中。

在第二幕和第三幕中,通过声效,灯光以及精巧的布景设计,刺耳的警报,坍塌的楼体,轰鸣的战机,置身剧场的观众就这样切身感受到摧毁一切的战争。这种身临其境的观剧感受恐怕只有在马修·伯恩的舞台作品中才能体验得到。

年纪略大一些的中国观众或许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部英国电影《伦敦上空的鹰》。这部电影让广大中国观众了解到“二战”初期希特勒在欧洲发动的“闪电战”,以及英国皇家空*保卫国土,英勇还击的事迹。

近年来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不断涌现,人们通过《至暗时刻》、《敦刻尔克》熟知了丘吉尔的演讲和战争中英国人的顽强不屈、乐观自信。

马修·伯恩的《灰姑娘》则将这种乐观自信和特有的英式冷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有观众不太理解“战火版”《灰姑娘》中的英国人为何表现得如此轻松、幽默。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更应该是慷慨悲壮,气势恢宏。

伯恩爵士表现的战时伦敦,似乎更多的是夜夜笙歌,今夕何年的醉梦生活。

然而,细心的观众还是能够发现,这段英国历史上的“至暗时刻”自始至终都如同幽灵一般让人无法摆脱,即使是在咖啡馆的狂欢舞会场景中,除了天使和灰姑娘的一身纯白色服装,其他所有人包括女士的晚礼服都是黑灰色系。

但正是在这段“黑色”舞会段落中,观众看到了灰姑娘那位“死缠烂打”的后妈西贝尔,滑稽蠢萌的继兄弟这些生动有趣的人物和情节,甚至还有观众笑出了声。

继承英式幽默基因的伯恩爵士,正是以轻松诙谐的表演风格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出英国人面对战争所特有的乐观自信、坚韧不屈。

对于马修·伯恩版《灰姑娘》中的舞段编排,舞蹈专业人士以及芭蕾“票友”圈或许会觉得不够精彩,不够过瘾。

然而如果细心品味,我们依然能够在这部舞剧中看到伯恩爵士向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致敬的片段,比如灰姑娘与飞行员的卧室双人舞,不禁让人联系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卧室双人舞;再如“天使”角色的动作语汇仿佛让人看到俄罗斯现代芭蕾大师尼金斯基的身影。

“巴黎咖啡馆”中的爵士舞和摇摆舞,不仅还原了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流行风尚,而且还与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毫无违和之感。

习惯了古典芭蕾的观众之所以觉得伯恩版《灰姑娘》的舞段精彩不足,那是因为伯恩将所有舞蹈都融入了剧情,并不像古典芭蕾的大双人舞那样,可以如“折子戏”一般单独拿出来表演。

开创美国现代芭蕾的著名编导巴兰钦曾说,芭蕾就像一朵花,花朵是不能讲故事的。但是对于深受英国戏剧传统影响的伯恩爵士来说,不讲故事的芭蕾舞剧是难以想象的。

在伯恩版的《灰姑娘》中,除了身临其境的战争场面,如实展现的伦敦街景,还有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生动诙谐的舞台表演,这一切都带给观众如同电影一般的全新观赏体验。

有网友开玩笑说,我好像看了一部假童话。是的,这就是伯恩版的童话舞剧,没有炫目的舞会,没有奇幻的南瓜车,更没有心心念念等着王子降临来拯救自己的公主。

在伯恩这里,灰姑娘辛德蕾拉和飞行员哈利只是一对战争中失散又重逢的普通情侣。

辛德蕾拉把心爱的舞会水晶鞋装入行李箱,打开家门,走上战火汹涌,硝烟弥漫的伦敦街头,寻找自己一见钟情的哈利。

那一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果断独立,勇敢追求自己幸福的女孩。打破古典叙事中的传统性别定位,塑造勇敢独立的当代女性形象,这就是马修·伯恩爵士为观众呈现的被颠覆、被解构的童话舞剧。

这种颠覆与解构并不是离经叛道的荒诞和虚无,而是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由此拉近了舞台与观众的距离。

马修·伯恩版《灰姑娘》这部战火童话舞剧,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芭蕾可以像电影一样有人物和情节,一样充满悬念,一样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

芭蕾的舞台上不只有仙女精灵、公主王子,还有在大时代旋涡中勇敢独立、乐观自信的普通人。《灰姑娘》此次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中国首演还有最后三天的场次,期待领略英伦风情的观众不要错过。

作者:张延杰(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副主编)

来源:观演之间

责编:卫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