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民族意识视角下老舍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立场郝瑞娟,杨剑龙(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摘要:老舍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老舍的小说中我们能看到他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刻思考,从中西“民族性”的比较与反思,到“中国人的伟大”的呈现与赞美,再到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发掘与弘扬,都体现了老舍以中华民族为本位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立场。具体到理想人格的塑造上,老舍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尤其注重彰显人物身上刚健奋进的民气、自强不屈的骨气和正直善良的义气,借助人物群像为民族精神张目、立传。在民族文化复兴的今天,如何实现文化的主体性建构,吸纳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坚守美好的传统文化品格,如何在面对西方思潮涌入时仍坚持文化自信,持续用优秀文化作品来引导和鼓舞大众,向世界展示民族经典,厚植文化输出的沃土,从老舍对待文化的态度和立场中,我们或许可以获得一些思考和启发。关键词:老舍;民族意识;文化立场;民族精神;理想人格老舍是一个伦理文化型作家,在文化立场、文化观念、文化表现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理解和思考,这种独特性贯穿于他的一生,体现在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探讨老舍与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课题。纵观老舍的生平与创作,有着多种文化因子的交融,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佛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等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或显或隐的表达与展现。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不断变化的文化背景让老舍对文学创作有着独特的追求。也正因为其自身经历和作品的丰富性,使得关于老舍的文化研究全面而多样。就老舍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看,学界已有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如吴小美、魏韶华在《老舍与东西方文化》一文中指出,老舍身上有着东西方文化的融汇,“既将西方文化观念视为参照系,又并没有摆脱传统文化的内在制约力”(1)吴小美、魏韶华:《老舍与东西方文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年第4期。。谢昭新的《老舍与中外文化综论》从老舍与儒家文化、基督教文化的关系,老舍与古代文学、五四文学、英法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老舍创作中呈现出的传统与现代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探索,全面论证了老舍与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中西文化交汇组成老舍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部分,形成一种内部结构”(2)谢昭新:《老舍与中外文化综论》,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第9页。。石兴泽的《老舍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从横向上“勾画出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在老舍性格心理整体系统中的表存形态和运作向度”(3)石兴泽:《老舍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第页。,在纵向上分析了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在老舍人生历程中的发展变化与具体表现,深入探究了老舍的文化心理和文学意识的发展嬗变。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学者从全球化语境、经典文本的生成、艺术技法的传承等方面拓展了老舍与中西方文化关系的研究。老舍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的一生始终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坚持为民族的尊严奋斗,为国家的富强努力。虽然老舍有着满族身份,但他的作品并没有过多书写满汉冲突和旗人艰难的生存境遇,相反,他更看重的是整个社会蒙昧不觉悟的国民出路以及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无论是早期小说中对衰败中国的批判,还是抗战爆发后身体力行为民族独立奔走呼号,抑或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新生活的赞美,老舍进行创作的内在机制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他对受尽苦难的中国人民的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