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马的第12封信|努力做个乐观的“傻瓜”
17岁的小马:
你好吗?
我是20年后的你。
本周看了一个节目,里面的两个大咖嘉宾就“到底未来会更好还是更糟”这个话题,观点产生了分歧。
你会发现很有趣的现象,当一个人对未来展现出悲观和消极的态度时,周围人会觉得他更像一个智者,眼光深邃,见识广博,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而那个对未来充满乐观的人,更像是个见识短浅的傻瓜。
所以,今天这封信我想跟你聊聊这个问题,“如何努力成为一个乐观的傻瓜”,当然,还有一个更贴切的说法,怎样成为一个“理性乐观派”。
我们分两个部分来讲吧,“过往不恋”和“未来可期”。
先说“过往不恋”。
你会发现人普遍会有这样一种倾向,就是容易美化过去,似乎曾经的岁月,美妙静好,如今的生活大不如前。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不妨想象这样一种场景吧,在美丽的乡间,一家人过着安静美好的生活,父亲耕田,母亲织布,孩子们在田野里玩耍,亲近大自然。没有噪音、没有污染、没有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带来的压力。每当夜幕降临,全家人围坐在炉火边,听父亲讲故事,在夏日的夜空里,他们抬头望着星空,想象着别样的奇妙世界。这一切多么的诗意,又令人憧憬,但可惜只有一个缺陷,都是扯淡的。
那样的生活里,是没有抽水马桶的,上厕所要蹲在粪池上,下面是爬动着的肥蛆,周围是令人窒息的臭气。同样,也没有热水澡可以洗,清洁身体的成本,需要全家人劈柴烧水,累个半死,所以十天半个月才能洗个澡,身上的味道就别提了。
父亲因为长期在田间的劳作,手脚满是老茧,皮肤粗糙,腰也因为劳损直不起来,母亲操劳的纺织,视力早早就被毁掉了,最小的孩子因为没有恒温的育儿箱,刚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而上一个孩子,刚满四岁就因为天花去世了,母亲不停的怀孕,却不知道能不能让亲生骨肉活到成年。照明的木柴烧出的烟,让一家人咳嗽个不停,患上支气管炎,吃的食物单调而缺乏营养,喝的水有一股牲口的味道,因为只有一处水源,人畜必须共用才行。
这样的生活对你的胃口吗?恐怕你一天都不想过吧。
但这才是过去的真相,我们总是会觉得过去的人淳朴善良,与世无争,过去的生活更值得向往,但如果真的有时光机,能穿越到过去,你就会发现,这不过是一种人们幻想出来的粉色回忆,就像一个肥皂泡,在真实的阳光里转瞬就破了。
在过去年的人类历史上,有过战争,有过饥荒,有过人与人的互相残杀,但如果我们再细看一下,在同样的时间里,我们有了抗生素,有了疫苗,有了抽水马桶,有了热水器,有了汽车飞机,有了电脑,有了更好的粮食生产技术,有了更高效的沟通工具。于是世界人口翻了6倍,收入提高了9倍,人的平均寿命翻了一倍,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人类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和惊人的进步。
那为什么我们又会认为过去更美好呢?
我们更容易从苦难中寻找意义,来加以美化,如同知青会怀念曾经插队的生活,但如果那时的生活真的美好,又何必要想法设法返城呢?城市生活这么这么糟糕,而且越来越不可忍受吗?就拿空气污染来说,我们会觉得现在汽车尾气太严重了,早先的人们呼吸着洁净的空气,那又怎么解释,伦敦曾经有“雾都”的恶名呢?曾经因为烧煤取暖,伦敦的飞蛾都从白色变成了黑色,就在年,“伦敦烟雾事件“还夺去了人的生命,这样的事,放在今天,你觉得可以想象吗?北京的雾霾严重的可怕,但一个冬天因此会有人丧生吗?
如果很多人推崇的古代医学,真的这么管用,为什么古时候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呢?为什么连皇帝都要求仙问药,追求长生呢?
过往不恋,不只是因为要抛弃过去的存量才能走向前往,更多的原因,是因为过往的确不值得留恋啊,亲爱的小马。
再说“未来可期”。
对于未来的忧虑,本质上是对未知的恐惧。
人会对环境和变化保持警觉,是一种本能。祖先们如果在丛林里觅食,对风吹草动不敏感,只可能成为野兽的盘中餐,还得来全部费工夫,粒粒都不辛苦。这种恐惧和对环境的敏感,深深的刻印在我们的基因里,成为我们延续至今的保障,但在现代社会,它也阻碍了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
的确,因为人类活动,野生动物变得越来越少,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我们制造的垃圾,破坏的生态都很触目惊心,但这些是发展的代价。
发展带来的问题,需要用发展来解决。
你可能会说,那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呢?维持现状不就好了吗?这其实基于一个基本的概率推算,一个人的寿命就算有年,但在自然演化和地球的历史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在漫长的时间里,一些极端的小概率事件,会变成必然会发生的确定存在。
就拿小行星撞击地球来说吧,遍布全球的恐龙因此灭绝了,这是多久之前的事?差不多万年前吧,这对人类的寿命来说,已经是遥远的不可想象的长久了,但在地球46亿年的寿命面前,毛都不算。未来有一颗更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我们看不到,我们的孩子看不到,但子孙后代一定会面临那一天的到来。
生活在石器时代的人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不能。就连我们如今的科技都无能为力。但跟石器时代的祖先相比,今天的我们不但知道了恐龙是如何灭绝的,知道了会有小行星撞击的危险,还能推算出不同直径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科学,我们相信它的发展和进步,总有一天会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是打掉这颗小行星,要么是我们早有能力离开地球这个封闭的生态环境,无论哪一种,都不是石器时代的人们能够想象的。
我们害怕未来,还因为我们害怕自己的欲望会毁掉美好的生活,就拿能源危机举例吧,我们总是担心越来越繁荣的人类文明,会把地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但如果回溯历史,你会发现,那些唱衰未来,悲观发展的言论,其实从来就未曾实现过。
年的时候美国矿物局预计,美国的石油储备,只够再用十年;年的时候,美国的内*部门预计,美国的石油只够再用13年;总统吉米·卡特在年的时候也说,十年之内,美国的原油储备就会耗尽。今天已经是年了,全世界依然有大量已知和还未探明的石油储备,而且我们有更好的新技术来开采和利用它。你可能不知道,今天那些停产的油田,剩余可开采的石油存量还多达80%,只是需要更先进的办法来开采。哪怕将已有油田采油率提高1%,每年就能多生产亿桶石油,足够全世界用整整三年。
随着科技的进步,从实际角度出发,人类的石油是用不完的。而且随着对于核能的研发,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根本等不到石油用完的那天到来,人类就已经切换到了新的能源模式了,就好像煤炭还没有用尽,人类就已经大量使用石油了是一样的道理。有句话说的很好,“石器时代的总结,不是因为石头用光了”,而是因为我们有了更好的技术,能够创造更好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嚷嚷着末世将近的智者,更像是智障,要么是对人类的科技发展没有信心,要么就是利用了人对未来的担忧,给自己博取声名,无论哪种,都不值得采信。我们都会经历一个正常的心理过程,从对未来的盲目乐观,到了解了一些世界的真相,然后担忧恐惧,但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是愚蠢的,我想让你知道的是,还有另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就是去审视那些忧虑背后的事实,拷问恐惧产生的逻辑,放在更长维度的时间里,你会发现它们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人们总是生活在对过完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恐惧之中。
但在“理性乐观派”的眼力,基于事实,会生发出对于未来的希望。其实这不难理解,如果未来是灰暗的,是糟糕的,是不值得奋斗的,那我们还折腾个什么劲儿啊,直接吃饱喝足上吊算了。但你不会,我也不会。我们知道未来可期,也相信努力的意义。如果因此乐观且对未来充满希望,依然被视为“傻瓜”,那么,我们就努力的去做一个这样的“傻瓜”吧。
最后有一段我很喜欢的话,想引述给你,希望你也喜欢。
世界是否会变得更好?
这个问题,无数代的人问过。
一万年前,两万年前,那时候的孩子,在古代的星空下,看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也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他们的想象力,不会想到今天的世界,但是他们的父母一定会信心满满的说:
“会好呀,明天我们就能追上那头受伤的小长毛象了。”
“会好呀,明天雨季就到了,我们的种子就会发芽了。”
“会好呀,明天我们就能走到有金子的河边了。
孩子睡下之后,父母开始准备手里的武器,更多的农具,运输的马匹。
我们相信明天会好,从来不是日月星辰,不是盲目乐观。
而是一个个有担当的灵*,是父亲的肩膀和母亲的臂弯。
我们这代人的回答一定是:
“会的,因为有我们在。”
就先到这里吧。
愿你努力做个乐观的“傻瓜”。
20年后的你
马徐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