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备受瞩目的官方版年QS世界大学排名出炉!今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在个地区共有所大学上榜,多于去年的所。本次榜单结果解释了年至年间发表的万篇学术论文的分布和表现,以及这些论文收到的1.亿次引用;还解释了超过,名学术教员和99,多名雇主的专家意见。
图片来源:QS中国官方微博QS世界大学排名堪称留学风向标,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同为目前国际上较具公信力和代表性的四大大学排名。
01
排名方法
本次排名的6项指标及权重分别为(了解的请跳过):
1.学术声誉(40%
):
基于超过,名学者的调查问卷反馈。
2.雇主声誉(10%):基于超过99,名雇主关于大学与毕业生就业力之间关系的调查问卷反馈。
3.单位教员论文引文数(20%):衡量研究影响力,通过五年内大学研究论文的引用总数除以该大学的教员数量得出。
4.师生比例(20%):代表教学规模,将学生人数除以教员人数得出,以用于全球学生群体参考所选大学的班级规模等指标。
5.国际教师比例(5%):QS的两个国际化指标之一,衡量一所大学中非本国教师的比例。
6.国际学生比例(5%):QS的两个国际化指标中的第二个指标,衡量一所大学中的非本国学生群体的比例,这也可表明大学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来源:QS中国官方微博
02
中国大陆学校表现
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在中国(大陆)排名最高,至第12位,清华大学排名第14位,创下了其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历史最高排名。这两所大学的显著优势归功于QS研究影响指标(单位教员论文引用数)和师生比例指标(代表了教学规模)的提升。
整体提升:排名上升的大学数量多于下降
对全球新冠肺炎的研究做出杰出贡献,发布具有高影响力、高引用率的研究
研究能力抵消了其他指标的下降
本次QS世界大学排名囊括了71所中国大陆大学,其中24所的排名较去年有所提升,20所的排名较去年有所下降,14所的排名持平,13所新上榜。中国(大陆)上榜的大学数量为世界第三:前二分别是美国()和英国(90)。中国(大陆)上榜的大学数量为亚洲最多,两所大学排名世界前15、五所大学排名世界前50、十三所大学排名世界前,以及二十八所大学排名世界前。
图片来源:QS中国官方微博
03
英国大学表现
就本次榜单上的英国大学表现而言,在QS排名的90所英国大学当中,有28所大学的排名相比去年有所升高,22所大学排名保持稳定。
在TOP10榜单中,剑桥大学从去年的第3名上升到今年的亚军宝座,而牛津大学虽然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了前5名当中,位列第4。
除此之外,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上升1名至第6名,伦敦大学学院UCL保持在世界第8位,全世界前十英国霸占了4个席位。
下面为大家介绍下Kaplan部分合作大学的年QS世界大学的最新排名情况。
从近几年的排名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正在一点点提高,但是和英美等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我们国家的国情,近几年高考人数的增加,其实想上一所,院校还是有很大困难的。据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局、各省教育厅、国金证券研究所7年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
高校录取人数约46万人(2.4%),也就是说,全国同龄人中只有2.4%的人能考上上高校。
高校录取人数约15万人(0.8%),也就是说,考上高校,实际上是战胜了99%的同龄人的。
而清北录取人数约人(0.03%),这两所中国TOP2的高校。万里挑三,堪称人中龙凤。
总体来说,虽然你可以感觉你周围很多,,甚至清华北大的朋友,但是这可能是幸存者偏差,高考这个考试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难得多。同样的努力不一样的选择,就可能是另一个结果,为了名校梦、为了就业、为了落户等等目的,其实有时候换个选择就可以让自己相对容易的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时候出国留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各类排名对择校还是提供了一些参考价值。但是在选取大学时,还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今年的特殊情况,还要考虑大学目前的政策以及教学方式、学术氛围,师资力量,生活环境,地理位置以及就业等等都可以成为需要被单独考虑的因素。
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