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时装周上,有个设计师竟以“清明节”和“唐代文化”为灵感,把审美渐渐趋同的中国风玩出了新花样。
来,先看作品:
乍一看你可能觉得这哪里是中国风,明明更像欧洲古代宫廷的华服。但其实拉近镜头会发现,模特身上的图腾是唐代仕女。
仕女头像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设置得有趣且可爱。
至于模特头顶的帽纱也颇有些像电视剧中侠女的斗笠,只不过在纱尾设计了精致的蕾丝花纹,又娘又帅。
还胜在各种肤色都能驾驭,其实也颇有些像西方女性参加丧仪时会戴的黑色面纱,不过这都是设计师故意的,后面F会解释。
将头纱换成红色并添以碎花缀饰就有些新娘红盖头的意思,很浪漫。
中国服饰中的骄傲——旗袍也被拿来改良了,不过只保留了部分元素,裙体进行了大幅的创新。
下面这条裙子的设计非常巧妙,领口锁骨的部位做成了旗袍开襟的模样,却用的是透明黑纱的材质,拼接欧式的低胸礼服,非常大胆的尝试。
这些明显有着中西两种文化缩影的美衣并非出自中国设计师之手,它是爱尔兰设计师SimoneRocha的春夏成衣大作,可以看到她对于中国文化的致敬和满满的诚意。
会选择中国风为这一季的灵感绝非“倒贴”东方文化,而是SimoneRocha本身就流淌着一半的华人血液。
她的父亲JohnRocha是个香港人,本身是时尚行业内非常有名的设计师;她的母亲是OdetteRocha,是个纯正的爱尔兰人。
SimoneRocha和父母
Simone从13岁起就在父亲香港的工作室打下手,18岁独立后自己成立了工作室,并招募了一批中国大陆、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年轻设计师。
自单打独斗以来,她成立的同名品牌也得到了时装行业的肯定。她在年获得“芭莎”年轻设计师大奖,在年还拿下了英国时尚大奖的最佳女装设计师头衔,进步可谓神速。
因为多元的成长背景和家庭环境,导致Simone从小到大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中。
这点在她的作品中也能发现,比如她说这一季的灵感是“QingMing”(清明节),缘因小时候一到春季的清明节便跟着父亲上山祭拜爷爷奶奶。
而母亲这边的信仰是天主教,所以她最能直接感受到两种文化的冲击和杂糅,这也是为何她的设计中总是“中西文化并存、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欧式头纱与中式斗笠;
她说小时候祭拜祖父母一定会烧纸钱,于是便设计了如白色纸浆质感的长裙。
是不是有点灵异有点酷。
而至于为何会想到在这一季“梦回大唐”呢?是因为她在香港逛街边市场时看到了唐代仕女图,便买回家细细研究,殊不知便爱上了那个朝代的美学。
于是她和她的团队开始着手重现那个时代的手绘刺绣,用丝线与羽饰在纺纱布料上作画,创造出英国人不曾见过的衣服廓形和花纹。
大面积用到纱这一材质,也是除了Valentino、ElieSaab等仙牌以外,游离于如今“仙系时装”以外的一种阴郁美感。
大家可以看到,这一季开秀超模的发髻也是参考了唐代发饰,用这个造型开秀也为整场大秀定下了“中国风”的基调。
配饰也超用心。
看看这很嗲的小拎包,颇有种老上海名伶范儿,妈妈们拎着它去打麻(mó)将别提多有腔调了。
就连童年记忆中只在澡堂里出现的塑料拖鞋都有了时髦的变体,只不过良心建议我们普通凡人还是别尝试了。
相信大家也发现了,这一场秀的亚裔模特占比尤其高,中国新生代超模贺聪、解朝宇、陈琳等人均有刷脸。
这一季成衣在外网普遍受到好评,毕竟东方文化之于西方也是舶来品,总是显得神秘又遥不可及。国内的时装粉也表示这样的中西合璧看得令人心情愉悦,一点没有矫揉造作,为了中国风而中国风的生硬感。
《Vogue》的时装专栏是这样评价SimoneRocha这一季的作品:这一次,SimoneRocha以一种间接含蓄的方式,探索自己中国一面。(thistime,inherallusive,non-linearway,shewasexploringtheChinesesideofherself.)
SimoneRocha这一场大秀的确赢得漂亮,更拓宽了设计师的思路,中国风不止大红配深绿、或者番茄炒鸡蛋、方块字等等,它还有更多值得被深挖的文化和元素,更多种被正确打开的方式。
谢谢你喜欢我们的文章,更欢迎你后台与我交流各种时尚心得。
欢迎点击图片观看过往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