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无法直视又一个孩子因学习累而自杀 [复制链接]

1#
江苏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2&id=235752
在佳片《伦敦陷落》中,唯一被追杀活下来的“硬汉总统”有这样一句话:我在想我儿子,他每天给我发些笑话儿,算是我们的,类似于小秘密,稍微有点低俗,他妈妈肯定不会同意。我告诉你,孩子每天发来的只言片语,是父母的一切。最重要的一点,永远别去指责,要时常鼓励,希望孩子充满热情,我常常对我儿子说,找到让你全身心投入的东西。我有一条原则:自己不想,别强加别人。我想这部出色的电影代表着他们国家部分人的“利益”,这榜样的力量,大家都能懂得。当然,这里说的是教育观念。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每个人对教育孩子也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每个人爱孩子的心都是热腾腾的,鲜红的。片中的这位总统当然也是,他的这句话刚好迎合了我对教育孩子的心理。对孩子过多的要求,在我国正如火如荼的“大跃进”着,每个人还都觉得对孩子的要求太少了。望着这波涛汹涌的潮流,小编选择了站在岸边,一直以来无法同流,合污。不是说没有权利和义务要求孩子,而是希望孩子通过自己的认识认知后,从而发自内心的去努力,努力的多少和方向由他们自己断定决策,不是强加致使而为就好。当然,如果孩子有需要会伸出双手,即使掏出心肺。可现实是当下父母和老师不这样认为,他们不断地要求孩子出类拔萃,要求孩子进入社会是个佼佼者,牛逼到不能再牛逼。所以,在不久前一个10岁男孩因家长给予压力过大割腕自杀之后,一个星期前的江苏又有一名12岁女孩不堪作业重负跳楼自杀,以及山东13岁男孩在班主任家补课跳楼自杀。身为父母,你认为你的孩子可以承受多大的压力呢?如果你对自己的孩子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很了解的话,那么我想说:死者的父母不了解吗?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我们在不断地期望孩子好上加好的同时,却一步一个脚印地将他们推上了断头台。有没有想过,这个社会的刽子手到底是谁?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不怎么要求自己,不断要求孩子的人。一代又一代,愚昧得以传承,如果还死不承认,那么我想问问:你当初学习怎么样呢?你做不到的,为什么极度主观地去要求孩子做到呢?人天生禀赋不同,校园学习的优异成绩只适合一部分孩子,不适合所有。孩子各有各的兴趣爱好,长大后也各有各的谋生方式,谁给谁打工服务都是未知,学校的书本学习仅仅是通往成功人生一条常规的路罢了,把“宝”都压在那,不惜一切代价,我想说:你是不是傻?如果拿钱多钱少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话,我们国家的富翁有一半是没读过书的。悲剧在每天都有发生,习惯于悲剧那是麻木不仁,在没有多少公民意识的中国大陆上,岂止是愚昧、麻木,还有道德沦丧,人格的分裂、变态都极其的猖獗。为此,小编不在乎自己是“粪”青还是愤青,坚决不做沉默的大多数。如何把悲剧降到最低?如何把教育孩子这事做得更好?是否需要那么多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是否需要把那些不够多的方法变得多起来,越多越好?深思吧!你我不要做那群可怜可悲的家长一员,愚蠢的认为只有成绩好才能有出息,没有良好的品德,成绩不过是张虎皮膏药。最新一份调查显示,自杀率最高的学生父母排名前三的是公务员、教师和医生。在我的小时候哪有什么幼儿园,现在不但到处都是,还出现了各种幼儿园补习班。当然,这是社会的发展,难说是好是坏,但有一点必须得说明,在那个年代,孩子没有写不完的作业,更没有因此而自杀的,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成为了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中国儿童在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学习压力过重占第一位(45.5%)。孩子的自杀行为,无疑是教育方法的失败。面对“我恨你们,我要自杀,不要救我......”这样的遗言,作为父母的你我若没有一丝悲痛、失落和觉悟,我想那孩子们的死都是正确的。如果还没有意识到这压力的巨大和潜在的危险,依旧变本加厉喋喋不休的要求孩子这个那个,小编也只能说:后果自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