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SE又录取一枚型学生她是怎么争取 [复制链接]

1#

如果问社科类学生,最想进入的英国大学是哪一所?排名第一的或许不是牛津剑桥,而是LSE(伦敦*治经济学院)。

虽然LSE常年在世界大学综合排名50位左右徘徊,甚至可能因为“偏科”、“地方太小”、“学生满意度低”等原因被排到更低的位次,但这丝毫不会动摇LSE在全科社科学子心中的地位。

毕竟,能有“世界*商精英的摇篮”的称号、培养出55位国际元首或*府首脑的殊荣,全球只LSE一家,别无分号!

而与LSE的超高人气相对的,是其超低的录取率。

▲年,LSE共计收获20,份本科申请,提供的录取只有区区的1,个席位,等于约每13个申请者中,仅有1人能够获取LSE的青睐!而这是LSE全学院的数据!

那么,面对如此之低的最终录取率,学生们要怎么准备才能获得LSE的青睐呢?

学通届个人国际学校毕业生L同学,作为一枚典型的“π(pai)型学生”,就给出了一份标准的模板。

什么是“π型学生”?

指在良好学术成绩之外,至少还拥有一门特长,并能将多门知识融会贯通的学生。

姓名:L同学

学术背景:上海某ALEVEL国际高中+某国际课程培训机构+学通“个人国际学校”

ALEVEL预估分:数学A*、物理A*、中文A*、高数A、经济A

语言成绩:雅思7分

个人陈述:检察院实习经历、报社记者经历

申请大学:伦敦*治经济学院(已录取)、伦敦大学学院(已录取)、伦敦国王学院(已录取)、杜伦大学(已录取)

申请专业:心理学方向

PS:以下内容整理自学通采访,为保护学生隐私,部分内容略有删减。

01

“π型学生”特征一:学术上,不将就

摈除一切不利因素,让自己处于一个“舒适”的学习状态

虽然排名低,但LSE对学术的要求并不亚于牛津、剑桥。

但刚知道L同学的成绩时,我们还是有点惊讶,因为她是学通少有的提交了5门科目成绩的学生;而大部分ALEVEL学生都只会、也只需要提交3门成绩,最多再提交1门成绩作为保底。

但L同学不仅提交了5门学科成绩,其中3门竟然全是A*,另外2门也是全A——要知道,3A*的学科成绩足以申请剑桥、牛津了。

能在学术上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或许正是源于L同学的“不将就”。

年产数位“牛剑学子”的国际高中→1V1全脱产培训机构

L同学在初中时曾在国外学校就读,这次学习的经历打开了L同学的视野。于是,初升高时,L同学选择了上海一所知名ALEVEL学校。

这是一所几乎每年都有数位学生进入牛剑的名校,L同学很快适应了高中的生活。可没多久,学校整体进行了一场较大的变革,导致部分师资流失,各方面都有一些混乱。

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学习,L同学咨询了身边的同学和朋友,然后在一位学长的介绍下,到某个培训机构继续学习。

“扩张后偏商业性”的机构→“相对更像学校”的学通

在这个机构里,L同学一直选择的是1V1的课程,原因是L同学选择的ALEVEL科目搭配比较稀少,没办法和其他学生一起上课;但这并不影响L同学的学习状态,甚至她和机构的实习助教们也成为了朋友。

但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不知出于何种考虑,这个机构宣布取消1V1的课程,L同学不愿意和机构扯皮,于是转来了学通。

虽然连续转学,直到去年暑假才定下最终学习机构,但在学通老师的教导下,加上L同学自身的努力,年的申请季,L同学仍旧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除了自己主动放弃的一所大学,L同学收获了所申请的4所英国大学的全部offer!

对比前后两个机构,L同学也有不一样的体验。

“之前那个机构,老师也挺好的,但可能是扩张了的缘故,没那么像学校了;相较而言,学通更像一个学校。”

L同学对学通老师的教学感想

沈星校长:我自己是比较习惯快节奏的讲课模式,然后老板讲课也很快,所以我俩学起来超快!

物理老师:就是在老板的框架上给我打补丁,补充细节,让我不要因为大大咧咧丢分;

数学老师:这方面我很粗心,所以老师很注重对我的学习细节的把控;

经济老师:老师超厉害,我都不知道她怎么做到的,就是一个月出头把整个A2的内容都上完了;

中文老师:中文当时学得很轻松,听听故事就会了。

02

“π型学生”特征二:活动上,不功利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挑战自我不怕累

众所周知,LSE可能是最重视PS(个人陈述)的英国大学之一。

而L同学在这方面相当优秀。

由于多次转学,L同学也自我吐槽过“自己是个比较任性的小孩”,但这并不代表她是吃不了苦、受不了累的孩子。

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L同学能付出巨大的精力和努力——NSDA辩论赛,就是其中的一项。

▲NSDA辩论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