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伦敦生活我的英国室友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医院治疗 http://pf.39.net/bdfyc/140106/4322698.html

我的英国室友

我和英国室友小艾的第一次见面,委实有些尴尬。

伦敦的夏天很炎热,因为室内没有空调,我只穿了件单薄的睡衣。因为刚起床,我脸没洗,头发也没梳,迷迷糊糊地打开厨房门,正想准备吃点什么。忽然,小艾一家推开了厨房的门。我停在原地,震惊地望着眼前出现的黑人一家。

小艾的爸爸首先友好地和我打招呼,他个头不高,黝黑的皮肤面带微笑。他身边有两位女性,一位年纪稍长,是小艾的妈妈,她体态丰腴,站在一旁比较腼腆,只是朝我微微点头。一位长相可爱的黑人女生忽然走上前来,黑色的头发卷卷的,朝我眨眨眼,忽然伸出手,要和我握手。原来新室友是眼前这位黑人女孩,我心里想着,一边回握,并用英语说着你好。

这时候,小艾从后面慢慢走上来,一米九的个子吧,微微笑起来,伸出手也准备和我握手。我微微愣住,原来眼前这位身材高大的男生才是我的新室友,而那个女孩是他的妹妹。我不好意思地抬手,又扯出笑容掩饰尴尬。

我和宿舍的中国室友们习惯叫他小艾,因为他的英文名字叫艾塞克。小艾是伦敦本地人,学机械专业的,主要研究机器人。他现在是本科学生,比我小一岁。

小艾不太说话,经常能在厨房看到他做饭的身影。他做饭围着一件白色围裙,将各种餐具很整齐很干净地放在柜子里。小艾和我印象中的外国男生不同。比起隔壁经常叫外卖吃的法国男生,他很会做饭,也很喜欢做饭。后来,我才从他口中得知,他曾在酒吧打工,很多菜也是那时学会的。他每天做饭几乎不重样,比如对牛肉、鸡肉、猪肉的烤、煮、炸,或是匹萨、意面、烩饭之类的。他经常邀请我们尝尝,味道还蛮不错的,但有的菜挺辣的。

双十一那天,我参加完上海大学在伦敦的校友会,乘地铁回到宿舍,已是晚上十一点多了。我走进厨房,想找点东西吃,恰巧看到小艾刚洗好餐具。我朝他打招呼,他则笑着问我去哪里玩了。我一边和他聊着,一边打开冰箱,洗了个橙子切了,请他一起和我分享。他也没着急离开厨房的意思,于是和我攀谈起来。

“今天看到很多大学校友,有的是伦敦国王学院的,也有帝国理工的,就连许多年长的校友也赶来了。虽然我们彼此大部分都不太熟识,但在异乡能找到熟悉的校友,真的十分亲切。”我说。

“那很不错。”他说,忽然问我:“我很好奇,在中国的大学会有怎样有趣的事情?”

我想了想,感觉国内的大学和英国的大学也很相似,大家都要选课上课。不过还是有些不同。我说:“我们大学四人同住一间宿舍,床分上下铺。我睡上铺,经常要爬上爬下的,有些不便。到了晚上熄灯时间,有时还要下铺的室友帮我给手机充电。”我见他听得很入神,便继续说:“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就是,中国的大学生们是在公用大澡堂洗澡的。”

他露出疑惑的表情,又问:“是那种一间间的房间吗?”我说:“大多数是没有隔间的。”他问:“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只是调侃道:“这大概是中国大学的优良传统。”

然后说起大学的食堂,我赞不绝口,很怀念那时不需要担心做饭问题,有非常多的选择。小艾问我:“国王学院的食堂不好吃吗?”我笑起来,反问他:“你觉得好吃吗?”他想了想,说:“比起我自己做的还是差点。”我朝他竖个大拇指,以表赞同。

农历新年,我们几个中国室友们一起聚餐,邀请小艾在宿舍里吃火锅。我们去对面一家名为龙凤行的中国超市买了一堆食材,也包括火锅底料。因为没准备吃火锅的工具,只能几人围着电磁灶,对着两个不同的锅底吃。那天,小艾有晚课,到时比较晚了。我们见他来了,先给他开了一瓶啤酒。

他平时不喝酒,因今日与我们过节算是破例。我们问他,伦敦那么多酒吧,你不喝吗。他说不太喝。然后我们又问他,那夜店呢,小艾摇摇头,表示不喜欢去那里。

我见他吃了几口,问他:“火锅好吃吗?”他说:“还不错,中国餐馆里的可能更好吃些。”我笑起来,说:“这可不能和饭店的比。中国的火锅吃的可不只是味道,还有大家在一起的其乐融融。”他点点头,也笑起来,一口雪白的牙齿在黑色的皮肤下显得格外和谐。

之后,我回到国内,偶尔还能看到小艾在Instagram上分享自己做的蛋糕。新冠疫情爆发,他问我在国内是否过得一切安好。我也同样问他,他回复说,他和家人很好。

他问我,是否还创作了什么新的作品。我告诉他,最近刚发表了一篇关于东伦敦的文章。他问我写的是什么,是否可以给他看。我便从《文化交流》杂志上拍下那篇《东伦敦的烟火味》的英文版,将这张照片发给了他,并期待他的回复。

文/东方静好

图/东方静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