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荫棠先生一百零一岁时对范大生有这样一个评价:
“壶艺泰斗范大生,
厚德搏艺志气高,
展翅雄鹰巧夺天工,
英国伦敦勇夺国际金奖,
扬中国威风为中国争气。
范大生为国争光的先驱,
范大生紫砂人的榜样,
范大生宜兴人的骄傲。”
关于范大生其人,坊间一直流传着“三代大生”之说。
据《范氏宗谱》记载,“十九世,钦仁,字承甫,庆升公长子,为继祖小宗。承父业制造大生紫砂名壶……”
所以“范大生”只是一个称号,并非某个具体人物。
三代四人——“范大生”
第一代“范大生”:范广善
范广善生于“道光丁未”年,即年。以宜兴民间一般到14岁学艺计起,范广善于年便从事紫砂壶生产,其家族经营紫砂至今已年。“范家壶艺,百年传承”,诚为史实。
第二代“范大生”:范钦仁
而紫砂圈口中所说的“范大生”就是范广善的长子范钦仁,他从范广善手中接过“范大生”称号,并将其发扬光大。而范家壶庄创始人范伟群大师便是范钦仁的嫡孙。
范钦仁像
第三代“范大生”:范崇志、范崇盘
范崇志、范崇盘分别是范家壶庄创始人范伟群的二伯父和父亲。
紫砂圈口中的“范大生”
范钦仁,清光绪元年()-民国31年(),字承甫,艺名承传父亲的“大生”。
范钦仁一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制壶技艺精深,《大生壶》名噪一时,荣获“千金易得,大生一壶难求”的赞誉,从而使“范大生”之名闻名遐迩。
别人在十几岁这个浮躁的年级,都在玩乐,而范钦仁却跟着哥哥学习做壶。黎明即起,夜深而息,在日复一日的打泥拍片中将那一颗心一沉再沉。
范广善起初并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范钦仁学习做壶,外人听着轻巧,却不知壶人的辛酸,尤其反对他学制雕塑。甚至用棒子教训他,不料却打在了范钦仁正在做的老鹰雕塑的脖子上,改变了雄鹰的姿势,使雕塑更具张力。
因此这件雕塑也被戏称为“一棒鹰”,年在英国伦敦艺术展会上,获得了金奖。
至此,范父由起初反对他学制雕塑,改为了支持。
范大生一生的两个“第一次”
一、范大生代表紫砂行业第一次获奖
年4月中国尝试举办一次“世博会”,展品约达百万件,媒体争相报道,盛况空前,时人称之为“我中国五千年未有之盛举”。
翻盖柿子壶是清末民初的流行款式,壶身一捺底,筋纹,弯流,圆把,压盖。壶流、壶把饰以柿树结枝,盖面柿叶内翻,钮为柿柄,形态自然亲和,颇有农家风韵。
壶身一面隶书刻铭:“落花无言,心沾如菊”,署款“南洋劝业会宜兴出品”,盖内钤“大生”,底款“(己酉)南洋劝业会纪念品”,即宣统一年(),此壶应是为次年将要举行的南洋劝业会而作。
范大生“大柿子”壶
此等绝品让范大生初次显现,获得了“皇帝奏章奖”。
二、范大生代表中国第一次获奖
年,美国邀请41个国家参展巴拿马世博会,其中包括中国。
中国作为国际博览会的初次参赛者,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拋头露面,格外引人瞩目,博览会从年2月20日开展,到12月4日闭幕,展期长达9个半月,总参观人数超过万人,开创了世界历史上博览会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的先河。
范大生和程寿珍等的作品,代表中国的产品参加“巴拿马赛会”,荣获了紫砂历史上的“第一次”国际金奖,为紫砂、为中国争了光。
范大生的“四方隐角竹鼎壶”
此后,范大生更是佳作迭出,横扫各大奖项。
年,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东坡提梁壶”获奖;
年,比利时世界博览会获得优秀奖章;
年“合菱壶”、“鱼化龙壶”等在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上获奖……
范大生大东坡提梁壶
范大生合棱
范大生鱼化龙
千金易得,大生一壶难求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蒋经国想要送礼给中央银行北平分行经理方步亭的礼物正是一套范大生的“竹鼓”茶具。
编剧特意设计用台词加特写的方式,展现该壶的价值连城。即使是位高权重的方步亭,看见这套茶具时,也动了心。
足以见得,在当时的社会名流中想要拥有一把“范大生”是多么的难得与珍贵!
范大生一生德艺双馨,创作了诸多传世精品,同时极力培养后代从事紫砂事业,对徒弟毫无保留,言传身教,为紫砂艺术的推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是紫砂之家独家编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追责,感谢合作!-end-点击下图,进入商城 精|彩|回|顾
程寿珍70多岁做壶,手不发抖,他80岁也可以做到!
-11-18
10年升值十几倍?普洱茶投资这些必知!
-11-17
明代制壶名家,只知道时大彬?这38位你知道几位?
-11-13
第一次买紫砂壶,除了问价格,还需要知道什么?
-11-12
北上广一套房,一把壶就能搞定?
-11-10
万:绝版双线竹鼓壶!
-11-07
最全!普洱茶11条冲泡攻略(必藏)
-11-06
汉扁、扁石、汉君,这样区分终于清楚了!
-11-0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