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裴东光一个举着奥林匹克火炬奔跑的人 [复制链接]

1#

40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放学回家的少年裴东光躺靠在清华大学操场的看台上,看着操场上进行各项体育锻炼的学生矫健的身影。一位温和却又严肃的老师走过来跟他说了一句话,让少年裴东光肃然起敬,这段话后来被裴东光反复想起,“你躺在这里是不得体的,操场是让人运动的地方。”

说这句话的老师就是后来曾历任北京市体委副主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和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的夏翔,他曾在美国春田学院就读,时任清华大学体育教授。

马约翰、夏翔两位体育教育家为清华大学铸造出的“无体育不清华”的校*,让曾以报考北京大学国际*治专业为志向的裴东光立志做一名“体育教育家”,他在高考志愿上填下了“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毕业后成为一名体育老师。

年,当了10年体育老师的裴东光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全奖录取。在那里的奥林匹克研究中心,裴东光读到一篇文章如醍醐灌顶,文章中提到顾拜旦的一句话,“运动+文化+教育=体育”。结合自己之前的教育生涯,他深深感受到“育”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体育精神和文化开始在他心里生根,也深刻影响了日后奥林匹克教育理念的创立。

年,裴东光回到首都体育学院任教,他在大学开设了奥林匹克课程,并从此开启了向中小学宣讲奥林匹克文化之路。

年5月10日,这个日子被裴东光深深铭记在心,在这一天,第一届模拟古代奥运会在羊坊店中心小学的操场上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当身穿洁白长袍、头戴橄榄枝的奥运小天使点燃圣火,当寂静的操场上传来空灵的《体育颂》,裴东光热泪盈眶。裴东光和他的团队的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之路从羊坊店小学起航,20年来已经宣讲了多场,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曾经有一天裴东光一天讲了6场,讲完后累得在学校的台阶上坐了一个小时。

年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冬奥会成功,裴东光带着团队深入到河北的中小学中。裴东光认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冰雪运动,一方面是推广冰雪运动的旱地化,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视频,学会欣赏、赏析冰雪运动。而这两方面,都需要加大对体育老师的培训,文化和教育都要下功夫。

“终于有教材了!”如今已退休的裴东光最近完成了一个多年的愿望,经过他和团队多年努力、两年编撰,四本奥林匹克读本教材终于完成。这套教材通过十大主题,对奥林匹克文化进行了主题化、课程化、讨论化的系统梳理,从而为更大范围地普及推广奥林匹克文化和精神奠定了基础。

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裴东光因其对推广奥林匹克文化的坚持而成为亚洲第一个被国际奥委会授予“维凯拉斯奖”的人。他想起留学时导师鲍勃·巴尼的话,“一把锤子敲一把钉子,敲到最后一定会发生什么。”

“其实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只是很多人敲一敲没发生什么就放弃了,有人就敲了一辈子。”多年以志愿者的身份义务宣传奥林匹克文化精神,很多人问他,“你图什么?”裴东光说,“人类有向善的本性,在分享中,我得到了快乐,也有收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