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复制链接]

1#
今天星期天,没什么事儿,给我们杨侃自己做一条广告。别慌,这广告不让您花钱。有人说了,你做广告就做广告,你封面放个大美女干嘛?各位,那广告不得美女演吗?那除了世界著名防护品牌,谁拍广告找个秃子?我们这条广告,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加盟杨侃的作者。姓字名谁我等会儿再说。杨侃上作者不少,在公司入职的侃球TEAM的同事也有几位,但还没有哪位我这么介绍过。主要我也想借这个时机,说说我们的梦想和精神。不愿意看的,对这个没兴趣的同志们可以关了。这篇里面确实没有詹姆斯。这篇文字,写给杨侃上阅读能力最强,而且天性里喜欢阅读,能够阅读的那些读者。现在在任何平台上,这部分读者比例都不会太大。但我特别喜欢和各位聊天,聊点儿写作的话题。很多读者在后台留言说过,一看文字就知道这东西是不是我写的,不用看署名。一两年前,我还写过一篇文章,说有一位读者看着我的文章,说里面是刘震云的味儿,结果那两天我真就在看刘震云的小说。这些朋友,真是知音。这些读者,称得上我们杨侃的铁粉了。对杨侃也很熟悉,对杨侃上每位专栏作者的风格,每位作者能带来的是什么,即使称不上如数家珍,也能分辨自如。我们的风格特征,其实还是挺清楚的。老杨本人就是我,我就是个爱逗的悲观者,但无论什么事儿我争取都笑着说;猫三老师就是锅炉上的猫,文字诡异,纵横捭阖,精通岛国文化,想象超群;百科全殳殳海,虽然说不清詹姆斯什么时候走下坡路(这篇儿我翻不过去了),但他知道的太多,看的东西最多;署名侃球TEAM的,是本司其他同事,主要负责做一些翻译和报道。按说一周下来,大家轮流出场,就还挺丰富的了。但我一直觉得,我们想做一家好的媒体——这是我一直坚持的,把杨侃做成一家媒体,而不是仅仅听老杨说话——我们还缺一块地方,一种体裁,一种老杨本人最喜欢的体裁。什么体裁呢?深度报道。各位不是出版媒体行业从业者,我给大家讲讲什么叫深度报道。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深入采访之后,写出的长篇故事报道。深度报道有几个特点:第一采访深,也就是采访需要花费的时间长;第二文章长,大量的内容,肯定需要长度承载;第三立意有高度,多为讲述人物命运。在从前的老报社里,比如当年我们《北京青年报》,深度报道也叫特稿,有一个部分叫特稿部,里面都是本报社能力最强的老师,象征着一家报社的最高水平。那不是你能写出字、1万字就叫深度,立意、结构、开局、结尾、运笔的细节,全是功夫。我最爱读这样的文字。在我做一线记者的很长时间里,我本人可能是体育行业里最好的深度报道作者。不抬杠啊,反正我也没有证据。但是这些年,体育领域的深度报道几乎绝迹了。因为深度报道就像媒体世界里的恐龙,白垩纪已经结束了。我给总结这么几条原因。一是成本太高,时间成本高——一星期能写一篇不错了;人员成本高——能写深度报道的作者,必然有一定阅历,成本肯定高。但其实这都不算事儿。最可怕的原因是,环境变了。过去大家看一篇东西,能坐得住。现在不行了。现在全都要碎片化,浅阅读。做视频都得做短视频——多短算短呢?据说40秒以上完播率就跳水下降。大家忙啊,忙得晕头转向,谁还有安定之心?所以哪怕你作者再棒,费那么大劲儿写出来,没人看,就没有任何回报。体育领域尤其是这样,低龄化严重,更读不下去了。有时候,我自己有个这种题材想写,但很难完成了——我确实没有操作时间,公司很多事儿,家里俩娃。我做一线记者写长篇深度报道的时代,在年伦敦奥运会之后就结束了。这两年做新媒体,我一直在思考杨侃里是不是应该有固定的深度报道的体裁——我们到底需要不需要?还是说我们的读者不需要,就这样就挺好?杨侃多万读者,已经是体育领域最大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