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因套利的精髓是基本面
理财一周报:您的笔名是“青马”,公司也起了“青马”,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马明超:当时市场上有很多“黑马”的称呼,我当时想直接叫“黑马”不太好,最后就决定叫做“青马”,呵呵,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
理财一周报:最近,您出了一本书叫做《把握内因》。这本书主要是说您的内因套利理论,大量的投资者学习了您这个理论会不会令这个理论失效?
马明超:没有这个问题。首先参与的投资者很多,学会我这套理论的不会是多数群体,而且看完这个理论,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如果真的可以学透,那自己就可以去开公司赚钱了。
理财一周报:您创作的“内因套利”理论,主要依托的是人民币货币兑换机制。这个理论现在还有效吗?当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马明超:“内因套利”理论并不是依托人民币兑换,这个理论的意思是我要找到价差形成的内在原因。传统的套利都是以统计数据作为理论根据,很多国际上的套利基金他们会将之前多年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然后进行判断和操作,而“内因套利”理论不单单要了解统计数据,还要知道价差形成的原因。
理财一周报:您的理论是一种技术分析的理论还是依托基本面产业链的?
马明超:主要是依托基本面分析,当然技术面我们也会看,这主要是用在微调上。
理财一周报:既然您依托基本面,那你怎么保证获得的基本面是全面和准确的?要知道就是上市公司在基本面上有时也会错,-年的时候伦敦铜超过3万元,很多上市公司都做错了,上市公司的信息肯定比你全面。
马明超:基本面的消息很多,的确很难全部掌握,不过大道至简,我只要掌握大多数投资者都认可的基本面就可以了。
农产品更适合做套利
理财一周报:有报道写,你们选择“大豆-豆粕-豆油”的套利方式,为什么是这个套利,而不是“豆油-菜油-棕榈油”?最近油脂都起来了,有没有机会?
马明超:的确,有媒体报道我们在做“大豆-豆粕-豆油”的套利方式,不光我们,很多人都在做这个套利,而且这也不是我们唯一的套利组合,我们有很多项目组合,这个只是其中之一。
不过我们的套利主要都集中在农产品范围内。你说的“豆油-菜油-棕榈油”这个组合也可以套利,最近油脂大涨,的确也存在套利机会。此外,PTA和棉花、豆粕、玉米、小麦等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品种,都有一定套利机会。市场对“大豆-豆粕-豆油”提得比较多,是因为这三个品种属于同一个产业链,相关性比较强,套利可以一边是大豆,另一边是豆粕和豆油的组合。大豆压榨以后的两个产品就是豆粕和豆油。
理财一周报:为什么选择农产品?一般做期货的人比较喜欢金属、橡胶,波动大,而农产品波动小。
马明超:做投机的时候,金属、橡胶这些波动大的品种可能更加有效,但是做套利的时候,农产品的波动频度其实大于金属等工业品。从价格走势看,金属等工业品往往是一种趋势型的走势,其波动周期比较长;而农产品因为其一年一度的季节性的价格波动比较频繁,更加适合做套利。
理财一周报:套利碰到合约换月怎么办?譬如三个品种套利,一个合约已经换月了,另外两个没有换月,然后价格出现偏差。
马明超:套利的原则就是力求同时进场同时出场,每个项目都尽量避免你说的这种不同步的情况。一般来说,农产品套利中,一些大的项目可以以一个年度为时间节点,有可能需要七八个月时间,中间避免不了移仓换月过程。农产品套利上,因为其季节性特征基本是一个年度一个年度地操作,因为每个年度其基本面情况不同。
理财一周报:从你们网站上,看到您编制了一些农产品指数,这个指数有什么作用?
马明超:这是一些服务大众的指数,主要是反映整个农产品的价格趋势,我们把所有的农产品按照权重等因素编制成一个指数,简单地把单个农产品走势与指数做对比,就能发现其价值相对区间,对交易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实指数编制初期,我们当时是想做一个农产品指数基金,不过指数基金在国内还不存在成长土壤,因为投资者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