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伦敦城过往印象记 [复制链接]

1#

笔者从加拿大渥太华乘上飞往伦敦的客机,同乘的友人问:您知道伦敦的“三红一黑”吗?“三红一黑”是什么鬼?哈哈!还真是一时语塞。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友人接着说:到了英国街上,就能看到红色的电话亭、邮筒、红色双层巴士,还有黑色的出租车。它们组合成了一道英国悠远历史的交响。哈哈,我这个到过英伦数十次的人还真是头一次听说啊.......

当我们一行人下飞机途经伦敦市中心的时候,我在车窗外看到了一辆又一辆的红色双层巴士在我们的车旁驶过。除了马路上的红色双层巴士,还有来来往往的黑色的士。如果细心—点就会发现街上除了车子,马路两旁相隔一段路程,就会看到红色的电话亭和邮筒,它们被称为伦敦”三红一黑"。在这些红色双层巴士队伍中,其中也有中国制造的比亚迪新能源电动大巴在马路上行走。

当我走进伦敦的市中心,当我在街道上开始看到“三红一黑”。我才感觉到了它们的存在重要性,这不仅为了留下一个时代的记忆,还有独特民愿意义。

很多没有到过伦敦的友人印象想象中,伦敦应该和北京、上海、东京等大都市一样,公路宽阔,高架桥雄伟,大楼鳞次栉比,高耸入云……只有你亲临伦敦才觉出想象的大谬不然。

进入伦敦的第一感觉就是高楼少。绝大多数的建筑都是三四层,只有在狭小的伦敦城——欧洲乃至世界最著名的金融中心——才有一些几十层的楼房,即便如此,伦敦城也远没有我国上海浦东金融中心的气势磅礴,无论是楼宇的高大雄伟,还是公路的宽阔通畅。

除此而外,伦敦的建筑还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古建筑多,既有坐落在泰晤士河西岸的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群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厦),也有遍布于全城的各式各样大大小的教堂,还有大量从中世纪开始逐步建造的现在还在作各种用途的石结构屋宇(就像上海外滩由英、法殖民者建造的那种楼房),这些古建筑在整个伦敦的建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伦敦给人的感觉就是古色古香,深沉厚重。再就是绝大部分楼房的外墙都没有装饰,一如我在剑桥看到的那样,朴拙天然、本色实用又成了伦敦有别于其他大都市的独特风格。

伦敦的道路非常狭窄,即使在最繁忙的地段也只有两条车道(一来一往),也很少看到有单行线。尽管道路窄,车子多,但由于行人和司机都能守规则,虽然车速慢,但极少拥堵。议会大厦,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白金汉宫(女王官邸),都在闹市区,临近交通要道,路上车水马龙,但这些地方并没有戒严,也看不到交通警察,不知道英国的政要们在这些狭窄而拥挤的没有戒严也没有警察开道的路上行车的时候有何感想,

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唐人街,伦敦也不例外,而伦敦的唐人街比我见过的东京、大坂、旧金山的唐人街更为繁华。这里行人如织,摩肩接踵,鳞次栉比的大多是酒店,酒店内几乎都是座无虚席。有一次笔者是中秋节前一天傍晚时分到达唐人街的,看到到处悬挂的灯笼,霓虹灯闪烁的各式店铺招牌,还有张贴在各个店门两边的对联,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仿佛回到了国内。但看到有着不同肤色操着各种语言的人汇集到这里,才又想起,这里仍然是异国他乡。

据说,由于经济地位的优势,唐人街的唐人在伦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看到和我有着同样肤色流着相同血液的华人后裔在伦敦有这样的成就获得了如此突出的地位,我由衷的为他们高兴并为他们祝福。为什么世界上各个城市里华人聚居的地方要叫“唐人街”而不叫“汉人街”、“明人街”、“清人街”?笔者没作深入的研究,我猜想,因为唐代是中国古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最强盛的王朝,我们的海外同胞不仅以我们曾有这样的王朝而自豪,还希望自己远离祖国后能向唐人一样创造出让世人震惊的辉煌。不要说身在海外,就如打生下来就生活在本乡本土的我也常常回忆大唐盛世……

伦敦是世界文化名城。建于18世纪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集中了英国和世界各国许多的古代文物(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世界上最大的殖民者是如何获取这些文物的)。博物馆内的埃及文物馆,陈列着7万多件古埃及的各种文物;希腊和罗马文物馆,陈列着各种精美的铜器、陶器、瓷器、金币、绘画以及许多古希腊、古罗马的大型石雕;东方文物馆,陈列有大量来自中亚、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和远东的文物。馆内还有西亚文物馆、英国文物馆、金币徽章馆、图书绘画馆等。

当你缓慢而沉重的走在中国文物馆内,从远古到先秦到汉唐到明清,看着那些哲射着璀灿的华夏文明烙印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智慧的各种各样数之不尽的文物陈列在大英博物馆内,目睹这些绝大多数靠掠夺而来的稀世之宝,仇恨、痛苦、愤怒、羞愧……各种各样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我艰于呼吸,无法言语。世界上有两个强盗,一个是法兰西,一个是英格兰。在大英博物馆审视着“文明”的英国人从“野蛮”的中国人那里劫掠而来的最珍奇的中华古董;此刻,当下却有很多国内学子从遥远的发展中的中国来得到发达的英格兰学习他们先进的基础教育理论与现代学校管理经验……很可笑吧?

伦敦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但它繁华的背后是残酷的殖民掠夺,日不落的辉煌映照的是血色的天空。伦敦既古老又现代,既顽固保守又新潮前卫,既自由文明又残暴血腥。但不管怎样,由专制走向民主,最终使强盗变成了绅士。我们能从中悟出点什么吗?

那年也是冬日,笔者因事乘坐早晨的火车从曼彻斯特到伦敦,车内非常安静,我抚弄着手里的咖啡,看着窗外。窗外淡淡的雾,空旷的田园风光模糊在这样轻柔的雾气里,咖啡也散发着浓重的芬芳和淡淡的雾气,于是恬静的气氛很容易就弥漫开来。

火车到伦敦的时候外面明显的阴暗了下来,雾更加浓重了,而且窗外开始了许多残垣断壁,终于伦敦站到了,陈旧但是干净,破败但是井井有条。走出火车,来到著名的利物浦街道车站,因为早晨,人不多,车站显得空旷而且非常庞大。玻璃的屋顶闪耀着浓雾的白光,伦敦的早晨安静的很。我们一行人匆匆的转车坐地铁来到了威斯明思特。我当时低头赶路一直没有什么兴奋,随着渐渐浓密的人流拥出地铁口,抬头看的时候忽然就迎面看到伦敦的大笨钟塔楼。

非常浓重的雾气渲染了塔楼雄伟,心情一下就虔诚的庄严起来。塔楼做工非常考究,复杂的线条和雍容华贵的结构让塔楼的雄伟又多了些许妩媚和高贵。我只是抬头久久的看,不是很高但是非常庄严,和英国人一样他好像非常谦虚的站着但是每个人都威慑于他的骄傲而蔑视的眼神,大笨钟更改了随意的心情,于是一路上战战兢兢的虔诚起来。

大笨钟后面是大法院和国会宫,建筑风格是一样的,线条复杂、结构参差,整个建筑显得非常卖弄但是非常美丽;我们走到大法院的正门的时候太阳微弱的光刺射进来,主体建筑都明快的鲜艳起来,只是前面黑色的骑士塑像和女神塑像愈发的庄严和高大。当地友人告诉我这个就是英美法系的发源地,这个大法院为这个领域贡献的无数最繁复、最辩证、最哲学的法律,就是这个地方让学“法律”的课程变得如此的苛刻和复杂。

大笨钟的后面是威斯明思特大教堂,戴安娜的婚礼和葬礼都在这里。我前几天刚刚看到过电视上介绍巴黎圣母院,看看这个小小建筑我始终有些怀疑。虽然我们中国人把它称为大教堂,但是英文里面它只是普通的教堂。的确它不大,和大笨钟的建筑群比较它显得尤其的纤细和小巧。建筑的风格也比较简约,整个建筑也只是整洁,没有什么考究。

但是教堂前面排了长长的队伍,因为里面有戴妃的展览。一个普通女人征服一个贵族家族也只需要这样一点灵感。当风中的玫瑰死于情人的车祸的时候,所有刻板的英国人都保持宽容,都奉献怜悯,都脱帽致敬。因为这里太靠近皇宫,戴妃没有选择在这里安葬,她的最后安息在她的家乡,但是这个小小的教堂却因为一个平凡女人的离奇故事也传奇起来。

我曾经抚摸着门庭里面冰凉的柱子,教堂的依恋是游子他乡的相思,把棺材抬回老家安葬――我似乎能够理解这个在白金汉寄居的女人的落寞和倔强。英国人大概只是折服于她的美丽和风度,但是教堂却诉说了她含着眼泪的倔强和咬着牙齿的坚强。所以这个女人的坟墓不在这里。

走过维多利亚大街就是白金汉宫,来到白金汉的时候太阳已经明媚起来,浓雾渐渐蜕尽了。这也是白金汉宫的排场,明亮、宽敞。白金汉宫的广场非常热闹,满满的人,当然许多都是和我们一样捧着地图的“外国人”。喷泉、一般的雕像、矮小但是整齐的宫殿,加上滑稽的骑马巡警和滑稽的拿剑的守卫。我甚至懒得拍照片。以前BBC有许多的新闻都是从一排小房子和一个广场前面报道的,现在才知道谜底――白金汉宫。我觉得未来这里要么拆迁要么修葺,反正这个地方得整理一下。

离开热闹的小房子,穿过大街忽然在肃杀的梧桐树下看到了一个臃肿而蹒跚的铜像邱吉尔。

岔开话题,如果你到过洛杉矶,也有一处叫哈瓦苏湖(lakehavasu)的地方,导游会告诉你,这里有伦敦桥。伦敦桥为什么不在伦敦而跑到美国来了?人们无不为此发问。导游会说,这桥原本确实是在伦敦的,后来被美国的一个富商买了来,原样架在了这里,从此,这里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有无限的商机。

伦敦桥(londonbridge)是一座南北向横跨泰晤士河的桥,它将伦敦和南华克(southwark)地区连为一体。第一座跨越泰晤士河的伦敦桥是木桥,由罗马人在公元50年前后搭建的。罗马人撤离英国之后,这座桥曾经一度时间因失修而损坏,但是后来终究还是被修好了,此后依然是不断地损坏,又不断地修建。虽然到年,该桥已经重新修建完好了,然而,就在在年丹麦人入侵英国,英国国王ethelred为了抵抗入侵的丹麦人居然下令烧毁了这座桥。从此伦敦桥又进入了多灾多难的时期。

被炸毁了的伦敦桥后来又重建了。谁知道重建的伦敦桥又于年被暴风雨摧毁,于是就再次重建,可惜的是再次重建的伦敦桥又于年被烧毁。年后,peterdecolechurch提议兴建石桥以取代先前的木桥,并额外抽取税项提供经费,石桥终于在亨利二世任内开始兴建,到约翰王任内的年才完全建成,历时33年。由于约翰王允许在桥面上建设其它建筑物,因此当时桥上挤满房屋,甚至还有教堂。二十六呎宽的桥面被挤得只剩下六呎通道供来往交通。

据介绍,当时有二百多家商户在桥上营业。这样就酿成了极大的火灾隐患和由于拥挤而引起堕海的事故。第一次火灾可能发生在年,大火同时从两端燃起,人群无法逃生,致使三千人遇难。年又发生了一起火灾,大火烧毁了桥北端的三分之一。由于交通挤塞太严重,年市长下令所有交通工具靠单边出入。到18世纪末期,伦敦桥已不能发挥原来作用了,于是在到年期间新建了一座伦敦桥。二战时,希特勒对伦敦狂轰滥炸,伦敦桥也弹痕累累,然而它依旧巍然屹立,坚固如初。

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伦敦桥终于不再适应繁忙的交通状况,市政当局做出了拆旧建新的决定。新建的伦敦桥毕竟也有近年的历史了,这是不应该轻率废弃拆除的。精明的英国人就别出心裁地将伦敦桥拍卖。消息传开,大西洋彼岸的麦库洛奇地产公司老板麦高乐顿发奇想,决定买下这座伦敦桥,结果他以万美元成交,买下了这座大约12万吨重的古建筑。年,他雇人在伦敦桥块石条上标记编号,一块一块拆下,全数海运至加州长滩,然后再搬到哈瓦苏湖城。并在这里的一个半岛上开挖出一条人工河道,然后按原样把伦敦桥架在这条河道上。这项巨大的架桥工程历时3年,耗费万美元,麦高乐大功告成了。至此才有了上面的话题,在美国也有一座“伦敦桥”。

伦敦,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都,世界金融中心,伦敦占全球外汇交易额的比重超过40%,与纽约和香港并称为"纽伦港"。

伦敦是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是全世界博物馆、图书馆和体育馆数量最多的城市。有19家世界强总部和7座世界排名前的大学位于伦敦。伦敦的伦敦大学学院世界排名第8、帝国理工学院世界排名第9、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世界排名第27、伦敦国王学院世界排名第33。

伦敦是一座全球领先的世界级城市,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商业最繁荣、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金融、商业、体育、传媒、时尚等各方面影响着全世界,是全球化的典范。

伦敦是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控制着全世界45%的外汇交易和黄金、白银、原油等大宗商品定价权,也是全球最大的银行、保险、期货和航运中心。伦敦平均每日的外汇交易额高达2.7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一,居民财富总额位居世界第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Themostdistantwayintheworld

isnotthatImlovingyou.

Itisinourlove

wearekeepingbetweenthedistance.

Themostdistantwayintheworld

isnotthedistanceacrossus.

Itiswhenwerebreakingthroughtheway

wedenytheexistanceoflove.

Sothemostdistantwayintheworld

isnotintwodistanttrees.

Itisthesamerootedbranches

cantenjoytheco-existance.

Sothemostdistantwayintheworld

isnotinthebeingsepearatedbranches.

Itisintheblinkingstars

theycantburnthelight.

……

更多文章请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