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说完了《伦敦传》这本书的写作方式,这次来看看作者笔下的伦敦城究竟有着怎样的特质和风情。虽然作者在书中汇集了林林总总的素材,看起来让人有些眼花缭乱,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伦敦有这么几个明显的特质:首先,伦敦的“城市性”大于“英国性”;其次,伦敦这座城市兼具了复杂性和包容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戏剧性和文学感融入伦敦的毛细血管,构建了伦敦城的基本特性。为什么说伦敦的城市性大于英国性呢?作为英国的绝对政治中心,伦敦所固有的英国性当然是鲜明的。早在公元13世纪,伦敦街头的纠纷就是王国权力斗争的缩影。不过,同时作者也在书中指出,当时伦敦几乎长期跟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处于对峙状态。城中凡有野心之人,都分为上等人与平民两派,一派是社区寡头统治的商界巨子,另一派是日渐感受到自身权利的手艺人和小生意人的代表。商界巨子往往属于保王派,而平民则直觉地支持跟国王公开冲突的分封贵族诸侯。周期性发作的诸侯争战,使得历史上的伦敦一直都处在政治的漩涡中,因而伦敦与政治意义上的英国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复杂而微妙的。这种复杂性到了现代社会又呈现出另一种意义。在《伦敦传》的第七十三章,作者详细梳理了伦敦作为一座移民城市,自古以来是如何成为超越国界的“万国之城”的。虽然历史上,比如15世纪50年代,伦敦也有过短暂的对移民问题的犹疑,那时来自意大利的商人和银行家因为放高利贷而受到谴责,但这场纠纷很快结束,只留下一些流言,作为伦敦人对商业上两面三刀特别敏感的证明。此后,无论是16世纪受天主教迫害的胡格诺教徒前来寻求庇护,还是犹太人、爱尔兰人、非洲人以及亚裔群体的移民潮,虽然风波不断,但总体上在伦敦并没有激起普遍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作者乐观地认为,新移民的活力反过来把能量带回了这座城市,一座多种多样、成分混杂的伦敦的存在,有助于对英国风格的概念或者性质赋予新的定义。因此,在伦敦的城市性和英国性之间,《伦敦传》的作者毫不犹豫地倒向了前者。在这本书的大部分篇章里,伦敦所呈现的各种特质,更像是作为一个独立于英国的狭义民族性之外的存在。这一点,我们也可以通过年伦敦在英国的脱欧公投中持坚定的反对立场得到验证。伦敦是宽阔的,游荡在这座城中之城里,你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它覆盖不到的城市经验,所以,当我们看到作者在书中描摹的那些古怪而孤独的伦敦佬时,会发现这样的生存状态也完全可能发生在东京或者上海,只不过,伦敦人似乎喜欢在审美上搞得更极致一点,他们更具有黑色幽默的天分。比如作者就描述了一个伦敦男人,他用防腐剂保存去世的原配,陈列在客厅里;他让死去的原配穿黑色,活着的续弦穿白色,严禁交换。这种更像是戏台上的荒诞场景,就上演在一个普通伦敦人的家里,生与死,快乐与痛苦,柔情与残忍,就这样奇妙地交织在了一起。怎么样,是不是颇有几分黑色幽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