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s://m.39.net/disease/a_5593862.html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他才华横溢,身上散发出特殊的魅力,很多女子为之痴狂。他一生为爱而活,为爱而死。
他和张幼仪的婚姻,是不幸的。他和林徽因的爱情,是令人唏嘘的。他和陆小曼的婚姻,是热烈深情而又坎坷的。
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飞机从南京北上,要参加当晚林徽因在北平的一场演讲会,结果飞机在途中失事,徐志摩遇难身亡。
徐志摩,原名章垿,于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县硖石镇的一户富裕家庭。
徐家在当时是大户人家,其家族中人,或者亲戚中,出现了不少的名人,比如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大名鼎鼎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是徐志摩的表弟,著名女作家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钱学森也和徐志摩有亲戚关系,等等。
徐家在海宁,可谓是世代经商,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一位实业家,经历努力打拼,终成为了硖石镇一位首富。
徐志摩出生在这样的一户富裕人家,再则他又是徐家的长房长孙,所以自然得到了家中的格外关爱和良好的教育。
徐志摩十一岁就完成了启蒙教育,并于年进入硖石开智学堂,跟着名儒张树森学习儒家传统文学,由于他学习刻苦,所以为自己的古文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14岁的徐志摩,经表叔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府中学堂,年,杭州府中学堂,改名为浙江一中。
年,徐志摩从浙江一中毕业,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这所学校也就是如今的上海理工大学。
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当时的年代,男女婚姻,还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
年10月,在父母的操办下,18岁的徐志摩和上海宝山县巨富张润之15岁的女儿张幼仪结婚。
徐张两家都是大户富裕家庭,表面上看的话,两家的婚姻可谓是门当户对。然而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姻却是不幸的。
因为徐志摩此时已经接受新思想、新教育,让他的眼界大开,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重要的是他对爱情,是追求自由恋爱,而非父母操办,所以他对这场婚姻很不满。但他又不能违背父母之命,只得不开心的娶了张幼仪。
由于从一开始,徐志摩就不满意这场婚姻,所以他对张幼仪并无太多的感情。
其实呢,张幼仪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她本来也是一位非常贤惠、有才、有能力的女子,比如后来张幼仪不仅在上海开了一家服装公司,而且还成为了一位女银行家。
但可惜的是,纵然张幼仪优秀,无奈他并非徐志摩心中理想的择偶标准,所以他们的婚姻是不幸的,注定要以离婚收场。
年秋,徐志摩离开上海去到天津,进入北洋大学攻读法学,这所学校也就是如今天津大学的前身。
年,北洋大学的法学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就转入了北京大学读书。
这段时间,徐志摩除了攻读法学外,还攻读日文、法文、政治学、中外文学等等,由于他才华横溢,所以他在北平,名声很快就大了起来。
年,徐志摩的长子徐积锴出生,对于徐志摩和张幼仪的感情不和睦,父母是看在眼里的。当徐志摩长子出生后,父母本以为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夫妻感情会慢慢地好起来,但事实却事与愿违。
年8月,徐志摩离开中国去美国克拉克大学留学读书,学习历史、社会、经济等课程,他学习很刻苦,再则他本来就聪明,所以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课程。之后徐志摩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经过两年的努力,徐志摩终于取得了硕士学位。但此时徐志摩的求学之路并没有停止。
年,徐志摩又去英国留学,先后在伦敦的政治经济学院、剑桥大学学习。
而就是在英国,徐志摩遇到了林徽因。
林徽因是一位才女,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也非常美丽。重要的是,她还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林徽因出生于年6月10日,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长大后和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订婚,年,她陪着梁思成来到英国读书。
而徐志摩曾拜梁启超为师,并举办过隆重的拜师礼。所以徐志摩和梁思成的渊源不浅。
当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在异国他乡相遇后,自然格外开心,不久三人就成了好朋友。
然而,随着他们之间的相处,由于林徽因太优秀了,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长相美丽,正好符合徐志摩心中理想的择偶形象,所以他就不由自主的爱上了林徽因。
或许在外人看来,徐志摩明知林徽因已经和梁思成订婚,还爱上林徽因,感觉不妥。
但其实不然。
由于民国时期的风气,在知识分子中很开放,特别是对徐志摩而言,只要女子没有结婚,别人就有追求的资格。
在之后的时间里,随着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接触越来越多,让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倾慕更加热烈,以至于很少写诗的徐志摩,在这段时间里却诗兴大发,从而写下了不少的情诗。
当然,徐志摩的确热恋林徽因,但林徽因对此却一直没有作出热烈的回应,只是仍然保持着和徐志摩一种非同一般的友谊。所以到底林徽因有没有爱过徐志摩,至今尚无定论。
但在徐志摩看来,他们是在恋爱中。
正当徐志摩在英国和林徽因相处的时候,由于他常年在外,把妻子抛在家中,父母很为他和张幼仪的婚姻担心,所以就要求让张幼仪前往英国和徐志摩在一起。
对此,徐志摩只得答应。
张幼仪本来很高兴,因为终于可以和丈夫徐志摩团聚了,但当她满怀喜悦之情、不远万里带着孩子到达英国时,现实却让她很失望。
因为他们相见时,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态度很冷淡,说直接点,就像是两个刚认识的陌生人。
由于此时徐志摩已经热恋林徽因,所以在年3月时,徐志摩就向张幼仪提出离婚。
离婚对张幼仪的打击很大,因为她被丈夫提出离婚,终究不是一件好事,再则,此时张幼仪已经怀孕两个多月了。
当然,张幼仪也是一位坚强的女性,不然后来也不会成为一位女银行家,也不会在上海开一家服装公司。
所以在徐志摩提出离婚的时候,张幼仪没有哭泣,没有抱怨,也没有苦苦的挽留,就答应了和徐志摩离婚。
张幼仪答应徐志摩离婚后,就去到在德国的二哥家,到了第二年,张幼仪在德国生下次子。
没过多久,徐志摩就来到德国,当然他并不是专门来看张幼仪和孩子的,而是来办离婚手续的。
而在徐志摩来德国之前,他已经向林徽因表白求婚了,此时林徽因心里也很矛盾,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其实林徽因心里也明白,她虽然对徐志摩有些感情,但这却不是爱情,只是一种超出友情而非爱情的情谊。
再则,当时林徽因的家人朋友,都劝她不要和徐志摩来往。与此同时,她的未婚夫梁思成也向她表白求婚。
林徽因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后,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选择了梁思成,并决定从英国回国。
而重要的是,林徽因的选择和决定,徐志摩此时并不知道。
当徐志摩在德国和张幼仪办好离婚手续后,就匆匆地回到英国,想尽快见到林徽因。但他回到英国后,却发现林徽因已经不辞而别了。徐志摩这时已经明白了一切
但他心有不甘,于是又急忙回国,希望能让林徽因转意。
但徐志摩此行并未成功,林徽因最终还是嫁给了梁思成。
这件事,让徐志摩很难过,心情也非常不好。
徐志摩有一个好朋友,名叫王赓,他知徐志摩心情不好,就常常请徐志摩来家中做客。
结果,让王赓没想到的是,却请出了事来。
王赓,他也很有才华,曾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又去美国留学,年回国,并进入陆军部工作。
王赓有一位妻子,名叫陆小曼,她是中国近代的一位女画家,同时她也是一位才女。
陆小曼出生于年11月7日,她从小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2岁就进入法国圣心学堂读书,17就已经精通英法两国语言。
年,19岁的陆小曼,在父亲的安排操办下和王赓结婚,他们结婚后,一开始还算甜蜜幸福,但由于这段婚姻是奉父母之命,并非陆小曼心中想要的婚姻,所以时间长了,陆小曼就不快乐了。
由于王赓在陆军部工作,工作有些忙,再则,他也把精力主要用在自己的工作和前途上,所以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陪陆小曼。
而刚好徐志摩在北平,同时徐志摩又心情不好,需要散心。再则,徐志摩又是王赓的知心好友,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赓就放心的请徐志摩帮忙陪着妻子陆小曼。
因此后来每当陆小曼想让王赓陪她出去玩时,王赓就会说:“我很忙,让志摩陪你玩吧。”
而让王赓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做法,却引来了自己的婚姻危机。
因为徐志摩和陆小曼相处久了,逐渐有了好感。
后来王赓被调到哈尔滨做警察局局长,于是就带着妻子陆小曼一同去到哈尔滨,但陆小曼却不喜欢哈尔滨,就吵闹着要离开,在他们大吵几次后,陆小曼带着气愤的心情就回到北平娘家了。
当时王赓一则为了工作前途,二则他认为陆小曼只是一时生气,过段时间气消了,就会好的,所以就没有回北平,而是留在了哈尔滨。
就这样,王赓和陆小曼就分居了。
陆小曼在北平无聊,而王赓又不在,所以就常常找徐志摩一同出去活动,毕竟让徐志摩陪自己,是得到王赓首肯的。
但时间久了,徐志摩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就越来越深厚了。
虽然,陆小曼心里也知道,她和徐志摩是在不该相识的时候相识,她也知道王赓对自己很好,是一位值得陪伴一生的丈夫。但她此时还是无法拒绝徐志摩的情感。
最终,陆小曼做了决定,
年,陆小曼向王赓提出离婚,王赓一开始非常生气,但他也知道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所以他就同意和陆小曼离婚。
当徐志摩、王赓、陆小曼的事,传到徐志摩老家海宁时,他的父母非常生气,认为徐志摩偏离正道。因为父母觉得徐志摩,之前和张幼仪离婚抛妻弃子,去追师父梁启超之子梁思诚的未婚妻,现在又和好朋友的妻子结婚。
所以,父母坚决反对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事,但徐志摩却坚决要和陆小曼结婚。
父母见不能劝阻徐志摩,只得答应他们的婚事,但必须答应三个条件才行:
第一,结婚的费用,由徐志摩自行解决,第二,婚礼介绍人必须是胡适,证婚人必须是梁启超。第三,婚后必须好好过日子,不可再胡来。
对于父母提出的这三个条件,徐志摩自然都接受了。
年10月,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
然而,向往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徐志摩和陆小曼婚后的生活,时间久了,也渐渐地出现了矛盾。
由于他们婚后,徐志摩的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给徐志摩生活费,纵然徐志摩的收入很高,但仍然感到很有压力。
因为陆小曼从小就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中,花钱一直就大手大脚,她和徐志摩结婚后,又住在上海的豪华公馆里,家里又有仆人、司机、丫鬟等,同时陆小曼还很喜欢购物,以及出去交际,所以单凭徐志摩拿的高工资,就显的不够。
没有办法,徐志摩就只得在三所大学里讲课工作,在工作之余,又靠写诗文赚取收入。
所以,徐志摩婚后过得很辛苦。
而更让徐志摩痛心的是,后来陆小曼还迷上了打牌、跳舞等夜生活,甚至还常常到凌晨三四点才回来。更严重的是,陆小曼后来竟然还吸上了鸦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志摩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于是一气之下就去了英国剑桥。
在英国剑桥,徐志摩想到了以前的种种,想到自己抛妻弃子,去追书林徽因。想到在英国和林徽因相遇,想到自己被林徽因拒绝,想到自己不惜一切和朋友的妻子走到一起,结果却是如今的局面。
此时的徐志摩感慨万千,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首著名的诗文《再别康桥》就出现了,这首诗是他回国的时候写下的。
后来由于徐志摩常常去北平,而林徽因则在北平中国营造学社工作,两人同在北平,所以他们难免会见面的,当时他们见面只是朋友间的相聚。
但陆小曼却不这样想,她很生气,所以和徐志摩的夫妻感情就矛盾重重了。
年11月17日,徐志摩又看到陆小曼吸鸦片,压抑很久的徐志摩就说了陆小曼几句。
陆小曼气不过,就和徐志摩吵了起来,甚至还质问徐志摩为什么和林徽因来往。
就这样,他们吵了起来,徐志摩心里很难过,很想找一个人诉说心里的苦闷,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去找林徽因谈心聊天。
年11月19日林徽因在北平开办一场演讲会,徐志摩知道后,就决定前往。于是徐志摩在这一天,就从南京坐飞机飞往北平。
然而让徐志摩、陆小曼、林徽因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飞机在飞往北平的途中却失事了,徐志摩不幸遇难,离开人世,当时他才34岁。
徐志摩故居,位于浙江海宁市硖石街道,这处故居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曾短暂居住过。
故居建筑面积平方米,故居门上方,有著名武侠小说作者、徐志摩表弟金庸亲书“诗人徐志摩故居”。
陆小曼纵然和徐志摩吵架,但她们终究有夫妻感情的。所以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非常难过。
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和难过,陆小曼不仅不再像以前那样出去交际,而且还戒掉了鸦片。重要的是,陆小曼之后精心的整理徐志摩生前的作品,用了很多年的时间,终于得以编成了《志摩日记》《徐志摩诗选》《徐志摩全集》等等。
在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悲痛不已,并坚决要求去接回徐志摩的遗体,但大家担心她的身体健康情况,所以就全力把他劝住。最后才决定让徐志摩和张幼仪之子徐积锴去接回遗体。
年4月1日,林徽因因病去世,享年51岁。
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62岁。
年,67岁的张幼仪和苏纪之医师一起,去英国、德国曾经自己和徐志摩生活过的地方,故地重游。年,苏纪之因病去世后,张幼仪前往美国和家人团聚,居住在一起,年在美国纽约离开人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