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影视生活第一站时光网
时光网特稿年,吴彦祖还没有“牺牲颜值”成为《魔兽》的古尔丹,没有化身武僧Sunny扛起美剧《荒原》,更没有加盟重启版《古墓丽影》。当时有一个太空惊悚与地球灾难结合的特效大片找上门来,邀请他出演并不是主角但戏份关键的科学家郑龙,吴彦祖怀着试水的心情答应了,于是促成了他的好莱坞电影初体验——《全球风暴》。
影片上映前夕,正忙于拍摄《荒原》第三季的吴彦祖抽空接受了中国媒体采访。他与我们回忆起几年前这次特别的大片参演体验,在好莱坞渐渐站稳脚跟之后,这位实力派型男演员表示“我回来还是觉得在亚洲拍戏比较舒服一点”。20多年港片与国语片的拍摄经验让他忍不住吐槽美国人拍戏太慢,“我下一部片子也拍了五个月,如果我们在中国拍,可能拍两三个月就搞定了”。
吴彦祖首次闯荡好莱坞“从来没拍过美国片子,就想试一下”
Q: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去接《全球风暴》这部戏的?
吴彦祖:我拍这个电影,是很久以前,就是年,就是《魔兽》之前,还有《荒原》之前拍的,那个时候,说要拍个美国片子,他们找我拍的时候,我看到那个角色是比较小小的一个角色,我说好啊,可以试试看而已,因为如果接一个男主角的角色,肯定压力比较大一点,我从来没拍过美国片子,就想试一下。
然后导演,我觉得他很有意思,他是美国的亚洲人,所以我们聊天比较聊得舒服一点,他跟我讲的那个故事,讲的那个角色里面,他是一个戏份不多,但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他写的比较有意思,他就希望这个电影有国际性的电影元素,有墨西哥、欧洲、美国等国的演员,我觉得这个概念比较特别,又没有试过,所以就答应了他,就这么简单。
但是那个时候,我正在休息,刚生了女儿,然后妈妈又生病走了,所以没想到那么快要恢复拍戏,但看这个电影好玩,不需要太多时间,就十几天而已,所以这个的话,蛮适合我,可以试一试、玩一玩而已。
Q:自己平常喜欢看灾难片吗?喜欢哪部灾难片电影?
喜欢看,肯定是最大的《》的电影,应该是我接这部戏不久,《》刚刚上映完大概一年,所以在我的概念里对这个印象很深刻。
中国独家预告
Q:怎么看待全球风暴这个故事?
怎么看这个故事呢?我们最近看到天气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大的问题,所以这部电影在说如果人类能够控制天气的话,我觉得这个概念特别有意思,因为以前我们看一些比较大制作的片子,可能是战争片,或者是外星人这种,我觉得这种天气的风暴或者是灾难,比外星人更恐怖,因为很真的,你看今年的那些天气的问题,影响全世界的。所以我觉得,导演想到那个故事,就未来有一个卫星系列能够控制我们的天气,是一个有意思的概念。
“在香港演20年电影,从来没拍过这样一场戏”
Q:拍摄灾难片,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最大的不一样的感受,在香港那段,我们拍了那段是我们在旺角封了很长一条街,很多街口,可能四五个街口就封掉,然后给我们拍的,我在香港拍了20年的电影,就从来没有看到可以封那么大一条路,然后可以玩赛车,因为我在那边被火追着,就一直在那边拍,然后在香港的旧机场那边拍的,两个风景,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那么长时间在香港,就从来没有拍过那样的一场戏。
Q:为扮演这个角色,你做了哪些准备呢?
为了扮演这部电影角色,我没有跟导演说,但是我上了一场赛车的课,就学怎么去控制一台车,怎么开快速度,另外我刚刚说了,这是第一部美国的片子,因为好久没有用过全英文讲,虽然是我的母语,但是是另外一种准备方式,不是中文,也不是我以前拍过的节奏或者说法,我拍了大概70部华语电影,全都是讲粤语或者普通话,很少用英文,所以开头有点奇怪,有点不舒服。
吴彦祖谈《魔兽》
Q:近年来,你对于角色的挑选都比较大胆,《魔兽世界》也是只闻声不见脸,这次饰演的是一个IT男,能否谈一下挑选这个角色的标准?
我是看到这个角色在整体的故事里面起的作用,我觉得他有意思,因为他是发现DutchBoy那个卫星系列问题的人,如果他没有发现的话,这个故事也有可能发展不下去,所以我就看这个角色,在整个整体的故事里边有什么作用,那个时候,我没还拍《魔兽》,其实那部片子是《魔兽》之前拍的,那个时候我不想一下子就拍一个男主角的角色,我就选了一个小小的角色,就看美国片子到底是怎么样拍的,因为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拍《荒原》,也没有拍《魔兽世界》,所以算是第一部美国片子。
吴彦祖:“在亚洲拍戏比美国舒服”
Q:之后会把工作重心放在好莱坞吗?
现在就一半一半吧,你看到我现在在亚洲有活动,可以看真人秀《漂亮的房子》,希望电影也可以继续拍的,现在的问题是,因为我拍《荒原》,我现在在拍的,要拍八个月,所以一年里面八个月,然后剩下的时间只有三个月,所以要看那三个月档期有什么选择,所以希望当然可以回来亚洲拍戏的。我拍了几部美国的东西,我回来还是觉得在亚洲拍戏比较舒服一点。
Q:如果末日来临之前,你可以回到过去,你最想回到过去哪个瞬间或者说你最想改变人生的哪一个选择?
我对20年代,30年代特别有兴趣,可能是因为我爸是在上海长大的,跟我说过很多的故事,我觉得是挺特别的一个时候,那个时候,我爷爷跟我爸爸的成长挺有意思,所以我想,就回到过去20年代的上海。
Q:在电影中,有一个细节是展示动物对气候变化的预测能力,有一场戏是小猫藏在了冰箱中,看到你在电影中对小猫非常温柔,现在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说养猫都是铲屎官,那您平常日常生活中,喜欢猫吗?有在养猫吗?是一位铲屎官吗?
吴彦祖:我是挺喜欢猫,但是我对猫有过敏,那天拍的时候,我摸它的时候,一摸完,要马上洗手,要不我就鼻子塞、咳嗽什么,会有很多问题,那只猫很厉害,请了一个美国人,专门来香港,好像提前两个礼拜,在香港选了一只猫,一直训练它,它会做不同的动作,我演了那么多电影,没看到一个人训练宠物那么厉害,这个女孩好像是夏威夷来的,专门去为很多电影去训练动物,那只猫很厉害,她是在香港找到,那么少的时间就可以训练它。
《全球风暴》吴彦祖片段
Q:《全球风暴》是您继木卫二报告之后又一次的科幻惊悚片,上一次您饰演了一个科考人员,这次你饰演的是一个掌握高端技术的人员,想问一下这两个角色,有什么不一样?
角色完全不一样的。我对科技片,说实在的,接触的不多,可能是因为我们在亚洲,华人片子里面比较少拍的,所以在美国拍的很多,所以我在选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会想,哪一种电影能在亚洲拍不了、没拍的或者拍的不多,然后可以试试看。
美国电影拍的慢,华语片港片效率高
Q:您觉得港片和好莱坞电影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的点吗?
不同的点是,美国的电影可以很大很大,可能因为他们花的钱比较多,他们特技方面,比如说电脑特技比较成熟一点,就感觉港片华语片比较舒服一点,比较快,我拍这几个美国片子,就拍很长时间,在全球风暴剧组,我只拍了十几天而已,但是他们整个电影拍了差不多半年,你看我下一部片子,也拍了五个月,如果我们在中国拍,可能拍两三个月就搞定了他们是慢慢拍的,我们是比较快速拍的。
Q:刚刚也提到,你除了港片,包括还有内地的电影,好莱坞大规模商业制作的电影,您也参与过。就您参演的这些国内和好莱坞的电影,您个人觉得,有个人感受上有什么不同吗?
我感觉最大不一样是,我们在亚洲或者华人电影里面,导演是最大的,所有人听导演,但是在美国片子,他们的方式也不一样的,因为电影中有很多部门,导演,制片人,美术部门、其他的部门,当然导演可以给意见的,但是其实每个部门都是控制自己部分的东西,他们分得到很清楚,但是我们华语片子里面,最大的是导演,很多戏是从导演来的,美国不一样,有问题了不是问导演,你要问编剧或者是监制。我们亚洲比较简单一点,只问导演。
吴彦祖在重启版《古墓丽影》中也有亮相
Q:接下来,您还有什么新电影的拍摄计划吗?可以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吗?
我现在正在拍《荒原》的第三季,我们大概拍了1/4,目前排到五月份,所以今年跟明年的时间就一直在拍这个电视剧。
Q:您之前拍过《四大天王》,当时您是以导演身份来指导的,然后问一下,您之后还有没有做导演的计划?
我很想很想当导演的,但是这几年一直没有时间,因为我拍四大天王,我用了大概18个月来拍的,现在我连两三个月的空闲时间都找不到,所以我希望这几年可以拍第二个,要找时间。
说起《全球风暴》男一号杰拉德·巴特勒,中国观众可能更加熟悉他在各种地标“陷落”系列(比如《奥林匹斯的陷落》)里勇救总统的英姿。《全球风暴》尽管也给总统加了不少戏,但是巴特勒这回的却被送上太空去拯救世界了。
不久前,这位硬汉派英国男星与中国媒体分享了拍摄《全球风暴》的参演初衷和幕后故事。他在采访里也为自己“正名”,在一贯动作硬汉的外表下,他还有多面柔情。
杰拉德·巴特勒——是硬汉也是痴汉“诠释柔情角色蛮有成就感”Q:哪里吸引你来演这个角色?
杰拉德·巴特勒:我喜欢扮演科学家,尤其是本片这类科学家,他有着很强的专业水平,负责研发尖端科技和处理复杂的空间站工作。我也喜欢他这个不完美的人格,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是他不是一位很称职的父亲和兄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太好。所以在这个电影让我有很多探索的空间,电影还包括一些大型的动作及惊险场面,我可以对这个角色进行一个自己的深入探索,感受这个角色的成长,学着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杰拉德巴特勒特辑
Q:您虽然演过很多硬派角色,但也有《P.S.我爱你》中那种柔情角色,您本人更喜欢哪种?
我自己扮演过的很多角色我都喜欢,原因当然有很多。硬派角色是一个很大的类型,很多时候演这种角色你需要演绎比夫妻、爱情故事更为宏大的故事,踏上激动人心的征程,去冒险远行。但我想,扮演一些柔情的角色也是很好的经历,比如扮演一些很能感动观众的角色,一些日常的角色,就像会互相争吵的夫妻这类角色。这也就是《PS我爱你》所讲述的故事,比较浪漫、感人,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爱情。我想诠释这样的角色也蛮有成就感的。
Q:因为杰克是个科学家,为了让角色更有专业性,您都做了哪些功课?
因为我们是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取景拍摄的,我们就有机会和航天局的科学家们接触。我们在准备拍摄的时候一些宇航员会来到片场,有时候我也会通过电话或者当面和他们聊天,他们告诉了我很多他们的经历,包括为太空做准备工作以及在太空和宇航局工作的情况。因为我们的拍摄片场就在宇航局里面,我们周围就有很多的设备、机器,甚至还有用于发射进入太空的燃料罐、太空舱等等,这就会让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了,当你身在宇航局,你就会有幻想未来的感觉。所以我们就有一种自己参与了未来太空计划的感觉,表演起来就会更加到位。
Q:您以往的荧幕形象都以热血硬汉为主,《斯巴达勇士》、《奥林匹斯陷落》、《伦敦陷落》都以勇士或者英雄的形象出现,这次这个角色直接拯救了地球。这次在角色定位上有什么突破吗?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很多突破。从故事的背景设置上看,我很喜欢电影设置的背景:全球变暖,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及各国政府不得不携起手来应对环境问题。而当太空计划被人用作武器、乃至威胁整个星球的安全时,人们又再次联手,共同寻求解决之道、拯救地球。而在人物层面,这个故事探讨了主角杰克,一个典型的不称职父亲、丈夫和兄弟,在努力应对巨大挑战、挽救濒临崩溃的"荷兰男孩"计划的同时,也在认真学习如何和兄弟联手,如何去陪伴女儿成长。所以我想电影里有很多突破的地方。
"陷落"系列扛把子
Q:绿幕拍摄下,要怎么掌握与表现出天空中的失重感、轻盈感?经过什么摸索和学习过程吗?
是的我摸索了很久。我花了大量时间去观摩宇航员失重、执行太空任务以及身在空间站的视频,我去观察了他们在太空舱和空间站里到底是如何行动和交谈的。然后我们就会自己尝试着模仿,有许多特技替身演员在旁边,他们知道如何利用威压和滑轮系统表演,这样就可以表现出失重感又不显得僵硬。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有一个威压从腰上把你吊起来,这样的话我们很难控制身体,很难保持身体竖直。我也是尝试和学习了很多次,也进行了多次合作演练,才能够顺利推动故事发展,让观众相信我们处于失重状态,进入太空舱,开始演绎情节,而不是让观众看到我在苦苦挣扎着表现失重感。
Q:你演过这么多硬汉,这个角色有什么特别的吗?之后有考虑过转型吗?如果有,后来最想要演的角色是什么?
我并不只是扮演这类角色。我刚刚完成了一部讲述苏格兰岛上三个灯塔看守人的惊悚故事,我也接演过莎士比亚电影。《全球风暴》是我目前接演过的最大型的灾难片,但是除了动作片和灾难片,我还拍摄过其他两个类型的电影。相比之下,杰克这个角色不是力量型,而是一个科学家。我并没有太多机会饰演这类科学家,他得用自己的智慧去主导开展一个宏大的太空计划,利用科技来拯救地球、控制天气。我很渴望可以这类角色,他不单单拥有过人的智商,还有着自己的人格特点。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观众都纷纷给出好评。这个角色是个全新的角色,他有着完全不同的人格特点。
《全球风暴》比灾难片更复杂
Q:灾难片是深受市场认可的成熟类型,好莱坞佳作频出,比如《》、《后天》、《末日崩塌》等,相比之前的灾难片,你觉得本片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电影本身囊括了许多元素,这不仅仅是一部灾难片,这还是一部科幻片和动作片,包含了很多惊险刺激的元素。同时,电影还展现了温柔感人的父女关系和复杂的兄弟情谊。我想这是一个大杂烩电影,其中容纳了众多元素但组合起来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的细微之处。它非常的深刻,它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情景:在不远的未来,地球的极端天气变得非常严重,生活失常,我们没有重来的机会,人类不得不携手应对挑战。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地球的历史,也许好几千年前我们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即时是现在,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恶劣的气候事件,比如印度甚至我们国家的海啸、洪涝干旱等等,这些可能都冲击过我们的历史。好像每天都有一些灾难发生,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人类行为太过分了。
《全球风暴》“打包”了各种极端自然灾害
Q:《全球风暴》这个剧本哪个部分最吸引您?
我想,剧本内容非常丰富。我想这部电影称得上是史诗级大片,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概念、警示性故事以及恢弘的灾难场面。我想没有一个警示性故事做穿引的话,这类电影都不会成功。这也是我觉得剧本很成功的地方,因为剧中两兄弟的关系牵涉了太多的过去、愤怒、憎恨和竞争。我喜欢他们兄弟被迫踏上同一段旅途的情节,他们终于有机会可以交流互动,消弭隔阂,增进手足情谊,最终携起手来拯救世界。这是一个很妙的情节。另外,这个电影非常的震撼恢弘,同时又诙谐有趣、温情满满,还传递着重要的主题。这确实是一部诚意佳作。
Q:您曾经遭遇过什么样的极端天气?
我在纽约遭遇过桑迪飓风。所以我经历过美国史上一场重大的飓风。当时四处停电,洪水侵袭,情况很糟糕。我们在那里耽搁了大约一周,寸步难行。那算是比较严重的极端天气了,洪流来袭,但是倒没有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打打杀杀以外,巴特勒对于居家男子的角色也很钟爱
Q:您此次的角色是操控卫星的科学家,遭遇空间站毁灭、卫星爆炸等一系列的艰难,这也是您第一次演绎太空戏份,有什么记忆深刻的地方吗?
是的,太空戏份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其中,我们是搭建了一个虚拟的空间站进行拍摄,所以我们都是有重力的,和真正的空间站体验有所不同。当我们真的处于失重状态的时候,体验非常地新奇刺激。如果你们去搜索一下资料,就会知道失重24小时人体会出现什么变化,我们无法吃东西,无法上洗手间。这是什么样情况呢?你的身体会产生不适。当然了我们演员不需要时时刻刻处于失重状态,但这就是我认识到的部分,太空旅行确实存在重重困难。因为我们是在宇航局拍摄,所以我们能看到科学家们准备燃料罐以及其他飞船部件以期登陆火星。我们当时就站在燃料罐约十英尺的地方,看着这个七层楼高的机器,那时我们就会禁不住去想象真正的远距离太空航行是怎样的,去思考这个过程该多艰难。这个过程真的非常有趣。
Q:您是舞台剧演员出身,后来转战银幕,两者最大不同是什么?最享受哪种表演形式?现在还演舞台剧吗?
相比之下,拍电影的话,我赚得比较多哈哈。我觉得电影更容易流传,因为在若干年后我们可以重温一部电影,只要我们有存储这段视频。而在舞台上,你必须得在现场,表演转瞬即逝,我们也无法重新表演。我很喜欢这种形式,我也喜欢两者的不同点。我喜欢从头到尾诠释一个人物的过程。所以经常我们在舞台上的时候,不需要去思考指到底身在何处,该说什么,因为我们的时间非常短暂,需要随着人物的心情变幻我们的心情,有时候可能需要哭泣,哭50次。这种情况还比较常见。所以我很喜欢这种现场表演,我们从中学习探索。但我只能说,这种表演形式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摸索,最后才会有美好的回报。这个也是个很棒的经历。
Q:和弟弟用暗号交流的那一段非常精彩,您小的时候有没有和朋友家人玩过这种暗号游戏?
哈哈有的。当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我们经常玩这类游戏。有时候我们会在词与词之间或之前加上一些声音,要解开这些暗号并不是很难,但是必须要是知情的人才能弄清楚其真实含义。我们小时候清楚做这样一些暗号游戏。其他时候我们也会玩一些间谍游戏,我们会用一些密码或者报时信号,我们会模仿间谍,确定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那个词又是什么意思。这些间谍游戏很好玩。
更专业的影视媒体,更全面的票务周边服务,尽在时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