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文字能够带你去一个全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患者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39.html

文:静逸阅读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讲述的是一个非常温暖的故事,其实仅从这本书的名字,就能够看出这一点。

故事的时间背景设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伦敦,诺福克郡姑娘格蕾丝和好友薇芙远离家乡来到伦敦准备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不幸的是,她们还没有能够好好感受伦敦的都市气息,战争就爆发了。

战争爆发后不久,薇芙加入义勇*后备役前往基地接受集中训练,格蕾丝则选择留在伦敦,继续在樱草山书店工作。

在书店工作之前,格蕾丝从未接触过书籍,甚至没有读过什么书。不过格蕾丝是个热情、认真的姑娘,即使对书籍整理一窍不通,也会尽己所能地帮助顾客寻找喜爱的书籍。同时,格蕾丝自己也很快喜爱上了阅读。

樱草山书店的老板埃文斯先生最初并不欢迎格蕾丝的到来,埃文斯先生不认为自己的书店需要助手,只是韦瑟福德夫人态度太过强硬,埃文斯先生不得不接受格蕾丝来书店工作。

不过,埃文斯先生很快就看到了格蕾丝给书店带来的变化,并慢慢习惯格蕾丝对书店所做的改动。渐渐地,格蕾丝成为樱草山书店的主角,甚至有其他书店的老板准备提高薪酬雇用格蕾丝。

德*开始在夜晚对伦敦进行轰炸后,伦敦居民每天晚上会到地铁站过夜。某天晚上,与格蕾丝一同在地铁站里躲避轰炸的一位女士主动询问格蕾丝正在阅读的书籍内容,她们的对话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格蕾丝于是生出为大家朗读的念头,并开始大声朗读起来。

这一情节让我想起了电影《朗读者》。《朗读者》的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德国,凯特·温思莱特饰演的36岁的列车售票员汉娜与15岁的少年米夏曾经是秘密情人,汉娜最喜欢的事情是躺着床上听米夏读书给她听,而当米夏把书举到汉娜面中想要一起读的时候,汉娜都会将书推开。

有一天汉娜不告而别,这段短暂的恋情也宣告结束。8年后,正在法学院读书的米夏在旁听审判时,意外看到被告席上站着的居然是汉娜……

汉娜对书籍有着别样的痴迷,二战期间,她曾经是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汉娜在看守囚犯时就经常会让囚犯读书给自己听,也会对识字能够读书给她听的囚犯略有优待。

这两个故事中,书籍、阅读带给人们希望与憧憬,虽然汉娜并不能算是身处困境的一方,但是她对书籍的热爱同样令人感动。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有一些非常暖心的小细节,尤其斑斑的出现为整个故事增色不少。

斑斑是柯林救助的一只小猫咪,后来被普里查德_波茨书店的老板普里查德先生收养。书店被炮火轰炸,普里查德先生不幸遇难后,格蕾丝将斑斑带回了韦瑟福德夫人家,这对于失去了儿子柯林的韦瑟福德夫人来说是极大的情感寄托。

韦瑟福德夫人在一战中失去了丈夫,与儿子柯林相依为伴的她,原本对于柯林上战场一事是极力反对的。尤其是柯林牺牲后,韦瑟福德夫人懊悔不已,始终无法走出灰暗重新开始生活,是格蕾丝的陪伴鼓励和斑斑的回归让韦瑟福德夫人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另外,格蕾丝同乔治的爱情线也是故事的一大亮点。作者对这对恋人着墨并不多,从故事开始到结束两人一共不过见面四次,最后一次还是乔治从战场归来的时候。不过,他们建立在对书籍喜爱之上的恋情足够热烈,足够真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